[实用新型]风力发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2367.2 | 申请日: | 200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59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闻国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闻国建 |
主分类号: | F03D3/06 | 分类号: | F03D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112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对风力发电装置等结构的改良。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风力发电机一般都是将风叶安装于电机前端,风叶处于悬臂梁状态。由于风力发电机的风叶直径大、受力不均匀,加速、减速频繁,因而这种结构的风力发电机极易导致电机整体震动,以及风叶的机械强度要求高。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授权公告号:CN 2413048Y),其由风叶叶片、轮壳、传动系统、增速齿轮箱、塔架组成,风叶叶片的一面呈平面,背面呈圆弧形;轮壳由安装风叶叶片的框架组成,呈园柱形;风叶叶片安装在轮壳上,轮壳安装在塔架上,传动系统将轮壳与增速齿轮箱连接在一起。但这种风力发电机缺少斜支杆,转动时稳定性较差,风力较大时容易损坏。中国专利还公开了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公开号:CN 1683783A),其地基与支柱通过地脚螺栓相连,支柱与发电机通过螺栓连接,发电机转轴与法兰盘通过螺纹连接,斜臂和直臂的一端通过螺栓与法兰盘连接,斜臂和直臂的另一端与风叶通过螺栓连接。但这种风力发电机的斜臂和直臂只是普通的形状,只能起到支撑作用,无法增加发电机工作时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风力发电机缺少特殊断面的斜支杆或横支杆,转动时稳定性较差,风力较大时容易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发电机运转效率不高,能量损失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的风力发电装置,包括固定于地面上的塔架,塔架上部有转动部分,转动部分包括有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上连接有斜支杆或/和横支杆,斜支杆或/和横支杆外端连接有风叶,斜支杆或/和横支杆的断面为飞机机翼的断面形状。塔架可装有发电机组,发电机组的转轴连接叶片。飞机机翼的断面形状为:上下两面都由不同半径的多段弧线组成,其一端为尖锐端,另一端则圆弧过渡。斜支杆设在转动部分的上半部分,其向风叶的上端倾斜;横支杆设在转动部分的下半部分,其侧边与转轴互相垂直设立。斜支杆、横支杆的断面都设为飞机机翼的断面形状,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风力的能量,使得发电机工作效率较高。横支杆的底面与水平面可以有夹角,横支杆微微上翘,可以便于风力推动叶片,使得风力发电机启动更加便捷。斜支杆的圆弧侧也可微微上翘,便于吸收风力。
作为优选,所述的斜支杆或/和横支杆的侧面连接有可吸收风力的阻风板。阻风板可以防止风力太大带来整机的损坏,阻风板铰接在斜支杆或/和横支杆的圆弧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风叶的断面为飞机机翼的断面形状。风叶的断面由于有倾斜度差异,因此更加便于吸收风力。
作为优选,所述的转轴上连接的斜支杆或横支杆为3~6个,一般可以为5个。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斜支杆或横支杆的断面处理成飞机机翼的断面形状,可以加速叶片旋转,转动时稳定性较好,可以负载功率较大的发电机,风力较大时不会损坏的特点;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发电机运转效率较高,能量损失较小,结构简单、合理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阻风板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图2的A-A断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例的风力发电装置,如图1、图2,有一个塔架1,塔架下可连接有发电机组,发电机组的转轴通到塔架1上部的转动部分。转动部分包括有转轴2,转轴2上固接有斜支杆3和横支杆4,其中斜支杆3设在转动部分的上半部分,横支杆4设在转动部分的下半部分,斜支杆和横支杆外端连接有风叶5。斜支杆3上端向风叶5上端倾斜,而横支杆4的侧边则与转轴2互相垂直,横支杆的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如图3,横支杆4和斜支杆3的侧面都铰接有可吸收风力的阻风板6。如图4,横支杆4和斜支杆3的断面为飞机机翼的断面形状,即上下两表面都由不同半径的多段弧线组成,形成一端为圆弧端,而另一端则为尖端。斜支杆3、横支杆4、风叶5的断面也都为飞机机翼的断面形状。
使用时,当风力作用于风叶5时,风叶产生侧向力,随即使风叶5进行旋转,从而转轴带动发电机组的齿轮箱轴芯旋转,将此动能输出到线圈,从而实现了风能转换为电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闻国建,未经闻国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23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