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塑性塑料成型制品的高速热成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82877.X | 申请日: | 200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22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琦华;徐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琦华 |
主分类号: | B29C51/18 | 分类号: | B29C51/18;B29C51/38;B29C51/26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辉 |
地址: | 3100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性 塑料 成型 制品 高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塑性塑料成型制品的高速热成型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对于热塑性塑料片材的热成型加工所使用的设备主要以液压成型机为主。液压成型机的工作台上、下运动由一油缸驱动,其主要缺点如下:1、成型热塑性塑料片材时需要较大的合模压力,要求驱动工作台的油缸直径较大,这样就导致油缸的运动速度较慢,造成成型速度较慢,生产效率不高,单位能耗较大;2、成型机的合模压力受其油缸直径的限制,较难达到很高的压力,并且油缸安装在工作台的中央,导致合模压力在整个工作台平面上分布不均匀,成型后的制品壁厚尺寸不均;3、液压系统结构较复杂,故障率较高,操作、维护不方便,并且系统需大量的液压油,易污染工作环境,易污染工件而报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热塑性塑料成型制品的高速热成型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热塑性塑料成型制品的高速热成型机,包括上工作台和下工作台,其中上工作台通过上工作台导柱设置在机架墙板上,上工作台下面一体设置成型凹模,下工作台通过下工作台导柱设置在机架墙板上,下工作台上面一体设置成型凸模,所述上工作台上面设置上左转轴和上右转轴,其中上左转轴上设置上左连杆的一端,上左连杆的另一端连接在上左从动曲柄上,上左从动曲柄的基部设置在上左支撑转轴上,上左支撑转轴上同轴设置上左从连杆,上右转轴上设置上右连杆的一端,上右连杆的另一端连接在上右从动曲柄上,上右从动曲柄的基部设置在上右支撑转轴上,上右支撑转轴上同轴设置上右从连杆,上左从连杆与上右从连杆经由上横连杆连接并联动,上左从连杆的端部关节上还设置上主连杆,上主连杆的基部设置在上主动曲柄上,上主动曲柄的基部由设置在机架墙板上的上主驱动轮驱动;对称地,所述下工作台下面设置下左转轴和下右转轴,其中下左转轴上设置下左连杆的一端,下左连杆的另一端连接在下左从动曲柄上,下左从动曲柄的基部设置在下左支撑转轴上,下左支撑转轴上同轴设置下左从连杆,下右转轴上设置下右连杆的一端,下右连杆的另一端连接在下右从动曲柄上,下右从动曲柄的基部设置在下右支撑转轴上,下右支撑转轴上同轴设置下右从连杆,下左从连杆与下右从连杆经由下横连杆连接并联动,下左从连杆的端部关节上还设置下主连杆,下主连杆的基部设置在下主动曲柄上,下主动曲柄的基部由设置在机架墙板上的下主驱动轮驱动。
作为优选,所述上左连杆、上右连杆、下左连杆、下右连杆的中段均设置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用来调节两工作台的平行度。通过旋转四个调节螺杆可分别调整工作台的四点高度,这样可很好地保证两工作台之间的平行度,从而保证成型出的制品壁厚均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热成型机上下工作台的运动更加快速,并且可获得更大、更均匀的合模压力,以提高热成型机的生产效率,获得尺寸更加精准的塑料制品。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的上工作台2通过上工作台导柱7设置在机架墙板1上,上工作台2下面一体设置成型凹模4,上工作台2上面设置上左转轴8和上右转轴18,其中上左转轴8上设置上左连杆9的一端,上左连杆9的另一端连接在上左从动曲柄10上,上左从动曲柄10的基部设置在上左支撑转轴11上,上左支撑转轴11上同轴设置上左从连杆12,上右转轴18上设置上右连杆19的一端,上右连杆19的另一端连接在上右从动曲柄20上,上右从动曲柄20的基部设置在上右支撑转轴21上,上右支撑转轴21上同轴设置上右从连杆15,上左从连杆12与上右从连杆15经由上横连杆13连接并联动,上左从连杆12的端部关节上还设置上主连杆14,上主连杆14的基部设置在上主动曲柄17上,上主动曲柄17的基部由设置在机架墙板1上的上主驱动轮16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琦华,未经王琦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28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供两名医师同时听诊同一病变部位的三腔管
- 下一篇:平面度的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