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变速箱主壳体压铸模的浇道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2894.3 | 申请日: | 200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78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合力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传国 |
地址: | 3157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变速箱 壳体 压铸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汽车变速箱主壳体压铸模的浇道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变速箱主壳体是汽车上的一个关键零部件,其体型较大,结构形状复杂,技术要求高,其上有一个侧面是过油的,参见附图1的一侧面--A面,上面密布油路1,参见附图2,该面的铸造质量要求特高,不允许出现任何缺陷;按常规浇道应设置在铸件的大平面上,即对于汽车变速箱主壳体应设在另一侧面--B面,但由于在B面上设置浇道距离过油的A面较远,而且金属液充型时的流向也不顺畅,会出现夹渣、疏松、气孔、和欠铸等缺陷,不能保证A面部位的质量;因此必须寻求在A面上设置浇道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变速箱主壳体压铸模的浇道结构,以减少铸造缺陷,使密布油路的A面质量得到保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汽车变速箱主壳体压铸模的浇道结构,该浇道设置在油路密布的侧面--A面上,由直浇道,横浇道,以及内浇口组成;所说的直浇道形状比较平直,体态粗厚,在靠近A面时,是沿着A面的外轮廓环绕A面布置的,其作用是使充型时的金属液以大流量的形式通过并向后传递液压,粗厚的设计是为了减少金属液与模体的接触面积,减少金属液通过时的热量损失和冷却速度,同时有利于提高金属液的流量和向后传递压力;横浇道沿着A面的外轮廓走向呈多段分布,它的作用是使金属液改变流向并分流向后传递液压,并使金属液充型时流向更合理;内浇口是金属液填充型腔的最后入口,另外它也同样有向型腔传递压力作用,内浇口的截面较小,金属液在内浇口里速度很高,它是以喷射的形式充填型腔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变速箱主壳体压铸模的浇道结构,使浇注中金属充型顺序和流向更加合理,在充型时不会产生回流和回旋现象,有利于排出型腔中的气体和金属液流前部的杂质,有利于减少铸造缺陷;由于浇道设在A面上,压铸时金属液首先填充产品A面部位,而前部质量较差的金属液被推向远离A面的部位,并且在增压时,首先作用于A面部位,因此A面部位产生夹渣、欠铸、气孔、缩孔和疏松等的铸造缺陷可能性很小,汽车变速箱主壳体在该部位的内部组织更加致密,质量容易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汽车变速箱主壳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图3的俯视图。
图中:1、油路,2、直浇道,3、横浇道,4、内浇口,A、侧面,B、另一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3--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变速箱主壳体压铸模的浇道结构,该浇道设置在油路密布的侧面--A面上,由直浇道2,横浇道3,以及内浇口4组成;所说的直浇道1形状比较平直,体态粗厚,在靠近A面时,是沿着A面的外轮廓环绕A面布置的,其作用是使充型时的金属液以大流量的形式通过并向后传递液压,粗厚的设计是为了减少金属液与模体的接触面积,减少金属液通过时的热量损失和冷却速度,同时有利于提高金属液的流量和向后传递压力;横浇道3沿着A面的外轮廓走向呈多段分布,它的作用是使金属液改变流向并分流向后传递液压,并使金属液充型时流向更合理;内浇口4是金属液填充型腔的最后入口,另外它也同样有向型腔传递压力作用,内浇口的截面较小,金属液在内浇口里速度很高,它是以喷射的形式充填型腔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合力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合力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28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机外壳保护壳
- 下一篇:10kV负荷开关电动操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