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鞋中底自动打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3125.5 | 申请日: | 200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68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周光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光洁 |
主分类号: | A43D8/26 | 分类号: | A43D8/26;B41K3/12;B41K3/60 |
代理公司: | 温州新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捷 |
地址: | 3250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鞋中底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码装置,特别是对鞋的中底或中底半插片打码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鞋中用的鞋中底或中底半插片规格比较多,一般需要在每一片中底或半插片上标上规格记号,以避免制鞋时用料错误。现在对中底或半插片的标记都是利用手工进行,工件必须先整理计数,再逐片标记,效率很低,而且容易出错,影响生产。一般的通用打码机虽然可以自动打码,但不适用于鞋中底或中底半插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对中底或半插片高效标记打码的鞋中底自动打码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连接在机壳上的电机和总控电路,上下往复移动的印码字轮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电机的转轴,机壳的下方设有工件探头连接总控电路,活动支架的上端铰接在印码字轮上,墨轮则连接在活动支架的自由端且和印码字轮的打码部位相配合,机壳上还连接有定滑轮,绕过定滑轮的拉索一端连接印码字轮,另一端和活动支架连接,且活动支架和机壳间还连接有复位拉簧,构成印码字轮自动间歇上墨机构。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有工件送入时,自动探测触发印码字轮下压对工件进行打码标记,打码速度快,标记清晰,生产效率高。而且,印码字轮每下压一次后回复时,墨轮也自动复位到配合位置对印码字轮上墨,保证了打码标记的质量,结构合理简单,工作非常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主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实施例和鞋机联合安装的示意图。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电机2和总控电路3连接在机壳1上,上下往复移动的印码字轮4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电机2的转轴。传动机构可采用多种形式,一般包括连接电机2的转轴的偏心轮12,连杆13上端铰接偏心轮12,下端铰接印码字轮4,这样的结构较简单。机壳1的下方设有工件探头5连接总控电路3。活动支架6的上端铰接在印码字轮4上,墨轮7则连接在活动支架6的自由端且和印码字轮4的打码部位相配合,机壳1上还连接有定滑轮8,绕过定滑轮8的拉索9一端连接印码字轮4,另一端和活动支架6连接,且活动支架6和机壳1间还连接有复位拉簧10,构成印码字轮自动间歇上墨机构。
工作时,工件被送入,工件探头5可以探测并发送信号到总控电路3,总控电路3驱动电机2转动,偏心轮12带动连杆13使印码字轮4下压对工件打码。在印码字轮4下压过程中,拉索9的一端也随之下拉,通过定滑轮8传动将活动支架6的自由端上提,使墨轮7离开印码字轮4下方,避免影响打码。而印码字轮4上升时,活动支架6被复位拉簧10复位,墨轮7即对印码字轮4进行上墨,动作可靠。墨轮7一般可采用吸墨性材料制作,补充墨水即可使用。
在生产中,自动打码装置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鞋机联合安装使用,如图3所示,自动打码装置安装在中底半插片削薄机的工件出口处,在半插片被削薄后即可自动打码标记,生产效率更高。一般可以在总控电路3上连接有计数器11,这样同时对工件数量进行计数,便于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光洁,未经周光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31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