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轮轮毂压筋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3157.5 | 申请日: | 200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63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龙;陆云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炳灶 |
主分类号: | B21D19/04 | 分类号: | B21D19/04;B21D53/2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21000浙江省金华市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轮 轮毂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轮轮毂压筋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轮毂在其侧环壁上需要压制一环筋,现有的压筋机构是采用竖压式结构,就是将汽车轮毂立放环绕,将压筋结构从上下两个方向压出环筋,这种方式容易引起轮毂变形,影响成型质量,甚至使其报废,另外现有的压筋机构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车轮轮毂压筋机构,可以压制出均匀完整的环筋,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在不同型号的轮毂压制时切换方便、快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轮轮毂压筋机构,包括机架、压筋机构及控制压筋机构动作的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筋机构包括设在机架上部的转动压杆机构,转动压杆机构正下方的机架上设有固定轮毂用的水平的电动滚模,电动滚模由控制机构电控制,所述电动滚模两侧对称设有两组水平的压辊机构,每组压辊机构包括设在机架上由下气缸控制的内活动辊架和外活动辊架,所述内活动辊架及外活动辊架上活络安装有一组带筋模的压辊组,所述下气缸由控制机构电控制。
优选的,所述转动压杆机构包括由控制机构电控制的上气缸及转接在气缸上的转杆。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整好压辊组的位置,压制时,将轮毂卧装在滚模与压辊组间,控制上气缸动作,将转杆压紧轮毂,然后控制下气缸推动活动辊架动作,压向轮毂,定位后,控制电动滚模转动,实现环筋的水平压制,即可压制出均匀完整的环筋,压制稳定可靠。而由于每组压辊机构中的压辊组是活络安装的,当需要压制不同型号的轮毂时,只需要更换压辊组,对其位置进行适当调整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不同型号的轮毂压制时切换方便、快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轮轮毂压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轮轮毂压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机架1、压筋机构6及控制压筋机构动作的控制机构2,控制机构上设有控制面板21,所述压筋机构包括设在机架1上部的转动压杆机构,转动压杆机构正下方的机架上设有固定轮毂7的水平的电动滚模3,电动滚模3由控制机构2电控制,所述电动滚模3两侧对称设有两组水平的压辊机构,每组压辊机构包括设在机架1上的两组由下气缸41控制的内活动辊架42和外活动辊架43,所述内活动辊架及外活动辊架上活络安装有一组带筋模45的压辊组44,如图2所示,其中筋模的凸起部设在外活动辊架侧的压辊上。所述下气缸42设在机架上由控制机构2电控制,所述转动压杆机构包括由控制机构2电控制的上气缸51及转接在气缸上的转杆52。上述下气缸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两个分别控制内活动辊架42和外活动辊架43,也可以采用一个气缸采用机械联动的方式控制内活动辊架42和外活动辊架43,一般采用双气缸结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炳灶,未经葛炳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31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低中浓度氮磷钾腐植酸的复混肥
- 下一篇:少网多色圆网印花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