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单根立柱桥墩纠偏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83190.8 | 申请日: | 2008-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56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周松国;徐达万;郑旭晨;严洪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银益 |
地址: | 310006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柱 桥墩 纠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中较高的桥墩墩顶位移超过规范允许偏差时对其进行纠偏的装置,尤其是对独柱墩墩顶位移进行纠偏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高架、立交桥梁日益增多,不少高架路立交桥的高度达到十几米乃至更高,需要有较高的墩柱相匹配,而城市高架立交的墩柱由于要考虑地面交通、绿化、管线及美观等诸因素,因此桥墩截面一般设计的较小、且不少为独柱墩,这类桥墩虽然外形轻巧美观,但当高度达到一定值(15m)以上,由于墩柱横向刚度相对较小,在不正常的使用、施工中存在质量隐患、设计考虑的不周、桥墩周围条件变化等可能造成墩柱顶部位移偏差过大,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纠偏,而目前也没有纠偏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对单根立柱桥墩纠偏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对单根立柱桥墩纠偏的装置,包括一支架,支架内安装有千斤顶。
所述的支架包括底座,底座上有两悬挂臂,悬挂臂上垂直固定有架筐;底座上安装有千斤顶,底座上有固定架固定住千斤顶;底座与架筐之间有斜杆相固定。
所述的支架为L型的角钢支架。
所述的千斤顶连接高压油泵。
所述的千斤顶为超薄型油压千斤顶。
所述的支架的悬挂臂高度为40~100cm。
所述的支架的悬挂臂高度为60cm。
所述的支架的架筐为长方形,其每个边上有3个挂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该支架可以装置在倾斜桥墩需移动方向的背侧上的桥梁的底部,对墩顶的偏差进行纠正,确保桥梁结构的正常使用,消灭了桥梁安全隐患,延长了桥梁的使用寿命;本装置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支架1的垂直连接处都采用L型角钢支架,支架1包括底座11,底座11的一边的两端上垂直有两悬挂臂12,悬挂臂12上垂直固定有长方形架筐13,架筐13的每个边上有三个挂孔14,架筐13与底座11在悬挂臂12所组成面的同侧;底座11上安装有千斤顶2,底座11上有固定架15夹住千斤顶2,使千斤顶2在工作时不被移动;底座11与架筐13之间有斜杆16相固定,进一步固定住底座11与架筐13的相连。
支架1的悬挂臂12高60cm、底座11长(即两悬挂臂之间的宽)为墩柱4宽加20cm、架筐13长90cm、底座11宽10cm,支架底座11上安装有工作吨位为20吨的超薄型油压千斤顶2,可连接高压油泵,以支架1为顶推时的后背座。
使用时,如图3、图4所示,在倾斜桥墩4需移动方向的背侧面上的桥梁3的底部用冲击钻竖向钻8个孔,孔径为20mm,孔深为90mm,打入8根M20×150的钢筋,安装支架1及工作吨位为20吨的超薄型油压千斤顶2,支架底座11离开桥墩墩柱5cm,连接高压油泵开动千斤顶,对墩柱4进行横向水平分级顶推。
顶推力作用在了墩柱的顶端,顶推的位移量以千斤顶的行程计算,以墩柱垂直度作为控制指标。纠偏操作过程采用顶推力和墩顶位移值进行双向控制。顶推力达到计算值或位移偏差得到纠正后持荷4个小时顶推力达到计算值后持荷4个小时,测量千斤顶行程,并测量墩柱的垂直度,如果墩柱垂直度在规定允许范围内则可以卸荷,同时还要对墩柱横向位移的偏差定期观测一周左右,以免墩柱顶部横向位移反复。
千斤顶可以选用江苏泰州超薄型油压千斤顶。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子,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31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椅子套
- 下一篇:三杠差分型拉力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