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电流过载安全保护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3560.8 | 申请日: | 200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70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国森 |
主分类号: | H01H73/30 | 分类号: | H01H73/30;H01H71/16;H01H73/18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姚娟英 |
地址: | 31501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流 过载 安全 保护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开关,具体指一种小型化手动复位的防电流过载安全保护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用电器的电源插座中均安装有电源开关,该电源开关有采用普通开关,同时配备有过载保护装置,或者采用具有防电流过载的安全保护开关,如中国发明专利号为02136265.3《防过流过载安全保护开关》就公开了这样一种开关,该安全保护开关包含有带切换钮的中空壳体,壳体其一侧立面是与壳体呈可脱卸连接,壳体的底板上固定有第一、第二、第三接线端子,壳体下部内腔中有一水平布置的导电双金属片,它的一端与第三接线端子相连接,其另一端头为自由端,在该自由端头上设有导电触点,该导电触点与第二接线端子上的白金触点相互间形成可开可闭的导电通路开关触点,上述双金属片的自由端通过导电触点、绝缘驱动块、L型杆和切换钮一端形成的枢支联接形成一个开关动力传输机构,在壳体的中部内腔有一包含有跃变弹簧、绝缘驱动块的机械式双稳态弹簧定位机构,驱动块和L型杆的上端头通过一根横销穿接,与所述切换钮的一端孔形成枢支连接,从而形成一个传输动力的联动机构,一U型双头销的一端为绝缘驱动块提供枢支,另一端插入开设在壳体一侧立面内壁上的凹腔中,所述的凹腔由一个底平面和一个斜平面相截交割出形成,U型双头销的一端插入孔就位于所述凹腔的侧端壁上。采用上述结构后,使该安全保护开关的双金属片起跳速度快,灵敏度高,有效地保证了开关的开断性能。
但在上述开关制造及使用过程中发现:(1)由于绝缘驱动块与横销采用分体式结构,为了满足装配需要,一般在绝缘驱动块与横销之间、横销与切换钮之间预留一定的间隙,可这样会引起间隙误差累积,影响绝缘驱动块上下行程的准确性,最终使得开关在闭合状态下,切换钮的稳定性差而影响开关的开断性能;其次,绝缘驱动块与L型杆之间需采用挡块相分隔限位,使得结构复杂化;再者,这样的分体结构还存在着安装不便的缺陷。(2)由于上述跃变弹簧一端是通过插接件定位在壳体内壁上,插接件与壳体之间是插配连接的,因而在两者之间也存在着间隙,此间隙在弹簧发生跃变后,导致插接件对弹簧的支持力呈向上或向下的状态,即很难保持水平指向,从而影响弹簧的作用力,进一步影响双金属片的起跳性能。而增设的插接件,同样具有成本高,安装不便的弊端。(3)当线路处于短路状态下,开关内双金属片起跳时产生的电弧会冲破切换钮后外喷,因此还有待于改进,以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易于制作且操作稳定性好的防电流过载安全保护开关。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双金属片的起跳灵敏度好而提高开关电气性能的防电流过载安全保护开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防电流过载安全保护开关包括枢支在壳体上部的切换钮和位于壳体底板上的第一、第二、第三插脚,在壳体的内腔中水平布置有一双金属片,该双金属片的一端与第三插脚相连接,其另一端为自由端,在所述双金属片的自由端上设有活动触点,以触及位于第二插脚上的固定触点;在所述壳体空腔中还设有机械式双稳态弹簧定位机构,该双稳态弹簧定位机构包括位于双金属片之上的驱动块和与驱动块相联动的跃变弹簧,在与所述驱动块相邻的壳体内壁上开有由底平面和斜平面相截交割而出的凹腔,一U型双头销的一销脚插入该驱动块的销孔中以形成可运动的枢支点,其另一销脚位于所述的凹腔中并插入该凹腔侧壁的插孔以形成静止枢支点,且在壳体内腔中还设有一L型连杆,上述驱动块和该L型连杆的上端部通过一横销与切换钮的一端相枢接,该L型连杆的下方弯折部位于所述双金属片自由端之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块和横销制成一体件,且所述的横销表面设计成不等径结构,以形成供所述L型连杆上端部侧面相抵的一限位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壳体内壁上可以设置有底部为平面的定位槽,所述的跃变弹簧一端抵于所述的驱动块上、另一端插入上述定位槽中。
较为实用的是,横销两端的外径小于横销中部的外径,这样可实现快速装配和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国森,未经周国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35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