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钉固式隔膜滤板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4194.8 | 申请日: | 200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68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朱兴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兴源 |
主分类号: | B01D25/12 | 分类号: | B01D25/1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翟中平 |
地址: | 311100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钉固式 隔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使隔膜密封结合面与芯板密封结合面高可靠密封的钉固式隔膜滤板,属隔膜滤板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所有CN101091845A、名称“高效率长寿命多功能隔膜和滤板及成型方法”,它包括滤板芯和隔膜,位于滤板芯上的隔膜直接在滤板芯上注塑成型。将隔膜直接注塑在滤板芯上,避免二次切屑、倒角、去毛刺等工艺,省工、省时、效率高,且二者的配合精度和密封可靠性达到了开创性的100%,并且实现了隔膜厚度的超薄化、可弹性化,特别是鼓膜过滤压榨时,超薄可弹性化的隔膜能够有效地使鼓膜接触到滤板中各个部位的滤料(尤其是滤料很少的时候),从根本上解决了构成鼓膜压榨腔的隔膜与滤板芯注塑粘合的难题,更重要的是,该结构从根本上实现了鼓膜压榨腔空间的精度化、可有效鼓膜,不仅节约能耗,而且鼓膜效果好,效率高,寿命长。
发明内容
设计目的:在背景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一种使隔膜在承受高压鼓膜的情况下,确保隔膜密封结合面与芯板密封面之间高可靠密封且不会被高压流体鼓膜撕开或撕裂或泄漏的钉固式隔膜滤板。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隔膜密封结合面开有凹孔或槽,凹孔孔底或槽底采用螺丝钉将隔膜固定在芯板上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特征。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隔膜背面(凸台)所构成的隔膜部系隔膜的最厚部,而在与隔膜密封结合面背面凸台相对的隔膜面开有凹孔或槽,不仅对隔膜质量不会产生任何损伤,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该凹孔或槽及自攻螺丝钉的作用、将隔膜牢牢地压在芯板的密封结合面上,从而达到高强度、高可靠性密封,使隔膜的鼓膜承压力得到极大地提高,且不会发生流体渗出的现象。
技术方案:钉固式隔膜滤板,芯板密封面或凸台的支撑面开有1个或2个或多个钉孔,位于芯板两面的隔膜与隔膜的背面分别有钉头紧配入钉孔内,与钉孔相匹配的隔膜密封结合面背面有钉头,螺丝钉将隔膜背面的钉头固定在芯板中钉孔内且螺丝钉头位于凹孔工槽内,将位于芯板两面的隔膜牢牢地牵制在芯板结合面上。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隔膜密封面与芯板密封面间的密封强度,极大地提高了隔膜高压鼓膜的效果;二是极大地提高了过滤、压榨效果,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钉固式隔膜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B-B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C-C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3。钉固式隔膜滤板,一块或两块隔膜1的密封结合面与芯板2的密封面匹配,隔膜1密封结合面开有凹孔或槽12,凹孔孔底或槽底采用螺丝钉10将隔膜1固定在芯板2上,其制作方法系现有技术,在此不作叙述。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钉固式隔膜滤板,它包括隔膜1和芯板2,隔膜1密封结合面,背面有钉头3、芯板2密封面上开有与钉头3相匹配的钉孔5,与钉头3相对的隔膜面开有凹孔或槽12,凹孔或槽12中的钉头3采用螺丝10将隔膜1与芯板2固定,封槽垫11位于凹孔或槽12内且将凹孔或槽12密封,封槽垫11与隔膜1可为同种材料或其它材料。
实施例3:钉固式隔膜滤板,芯板2密封面开有1个或2个或多个钉孔5,位于芯板两面的隔膜与隔膜的背面分别有钉头3紧配入钉孔5内,与钉孔5相匹配的隔膜密封结合面背面有钉头3,螺丝钉10将隔膜背面的钉头4固定在芯板2中钉孔5内且螺丝钉10头位于凹孔工槽(钉孔5)内,将位于芯板2两面的隔膜1牢牢地牵制在芯板结合面上。
实施例4: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钉固式隔膜滤板,芯板2中凸台支撑面上开有钉孔6,与钉孔6相匹配的隔膜1结合面背面有钉头3,与钉头3相对的隔膜面开有凹孔或槽12,螺丝钉10将隔膜背面的钉头3固定在芯板2中钉孔6内且螺丝钉10头位于凹孔工槽12内,封槽垫11位于凹孔或槽12内且将凹孔或槽12密封,封槽垫11与隔膜1可为同种材料或其它材料,其制作方法系现有技术,在此不作叙述。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组合、省略或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兴源,未经朱兴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41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污后天然气余气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解液真空浓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