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ABS柱塞泵二级单向阀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85111.7 | 申请日: | 200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61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潘劲;吴法海;丛宪冬;张致兴;刘伟;刘长运;贾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向集团公司;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10 | 分类号: | F04B53/10;B60T8/4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15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abs 柱塞 二级 单向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防抱制动系统中的ABS柱塞泵二级单向阀的改进设计。
背景技术
汽车制动防抱死ABS是行车安全历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也是其他安全装置(如ESP行车动态稳定系统与EBD刹车力分配系统)的基础。其工作原理是:在遭遇紧急情况时,装有ABS系统的车辆在轮胎即将达到抱死临界点时,刹车在一秒内可作用10次以上,相当于不停地刹车、放松,即相似于机械自动化的“点刹”动作。此举可避免紧急刹车时方向失控与车轮侧滑,同事加大轮胎摩擦力,使刹车效率达到90%以上。而未安装ABS系统的车辆来不及分段缓刹只能立刻踩死;由于车辆冲刺惯性,瞬间可能发生侧滑、行驶轨迹偏移而车身方向不受控制等危险状况。
目前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多采用的柱塞泵结构其原理是:在ABS循环过程中,为达到减压的目的,柱塞泵须适时将减压时暂存在低压蓄能器中的制动液送回高压回路端口:当柱塞处于工作行程时,电机推动柱塞向外运动,密封在两钢球之间的制动液压力增加,当其压力大于高压回路端口压力时,其中一个钢球被打开,制动液回流到高压区;当柱塞处于电机回程时,柱塞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本体内侧运动,钢球在泵出口单向阀弹簧作用下将泵出口单向阀座关闭,钢球之间的压强降低,当其压强低于低压回路端压强时,柱塞低压回路端口的制动液在压力差作用下进入钢球之间的腔道;通过偏心电机的往复运动,柱塞将低压回路中的制动也送回高压回路。该中结构的单向阀其在装配过程中,端部的泵压盖采用螺纹紧固,泵压盖上的密封圈在装配时存在因旋转、挤压而破损的现象,而且柱塞泵在工作过程中,高压侧位于本体外侧,对密封圈的密封要求较高,因此选用时成本较高,而且柱塞泵的二级单向阀与一级单向阀成一体状,结构复杂,不易加工,成本较高。
比如专利名称为ABS柱塞泵组件的专利,公告号为CN2913665Y,该种柱塞泵的柱塞套在装配时与ABS缸体形成过盈配合,柱塞上套套置密封圈伸入到柱塞套内。但是柱塞套与ABS缸体形成过盈配合时,过盈面在缸体的中部位置,这给装配带来了困难,操作比较麻烦,柱塞在柱塞套内滑动时上面的密封圈会与柱塞套内表明不断接触摩擦,时间长了,会磨损,降低密封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柱塞泵在装配过程时,采用螺纹紧固,容易因为需要旋转、挤压而将密封圈破损,造成密封效果降低的缺点,提供一种采用过盈挤压省略密封圈的改进的ABS柱塞泵二级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柱塞过盈配合在中部位置,装配难度大的缺点,提供一种在端部进行过盈配合,降低装配难度的改进的ABS柱塞泵二级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ABS柱塞泵二级单向阀,包括本体及内部的柱塞,本体上高压管道和低压管道分别与柱塞相通,柱塞内设有钢球,钢球通过弹性元件隔开高压管道与低压管道,其中,本体的端部设有过盈配合的泵压盖,高压管道设置在泵压盖与钢球之间,高压管道上设有二级单向阀总成并与高压阻尼器相连。将二级单向阀总成移出设置在柱塞泵的外部,使柱塞泵的结构简单,泵压盖与本体进行装配时采用过盈配合,而且在端部位置,这样装配简单,省却了密封圈,从而防止装配过程中因密封圈旋转挤压而破损的现象,还能降低成本,而且连接比较可靠。
二级单向阀总成包括阀座,阀座内设有阀套孔,阀套孔内装有阀套,阀座的一端为通孔,阀套的一端封闭,敞开的一端与阀座的通孔相对,阀座的通孔用球体进行封闭配合。
阀座的通孔与球体接触端为锥面,通孔的最大径小于球体的直径。
阀套的周边为均布的三道筋,阀套的中间为单向的台阶孔,台阶孔内设有弹簧,球体用弹簧顶住并可在台阶孔内移动。
阀套采用PPS整体制成,阀套每道筋的宽度占阀套的圆周角为10°,筋的厚度大于台阶孔的壁厚,筋的长度大于台阶孔的长度。
阀套的最大径与阀座的阀套孔的内径相配,台阶孔外壁与阀套孔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并被筋隔成三道油道。
阀套的筋的长度小于阀座内阀套孔的深度,阀套敞开端的台阶孔壁端面低于阀套的筋端面,台阶孔壁的端面与阀座内阀套孔底面之间留有间隙。
阀座的端面与高出阀套的筋的端面,并在阀套的高出部位设有卷边顶住阀套的筋的端面。
阀座与高压管道之间在阀座的端面形成挤压过盈配合,阀座通孔端的外径最小,挤压变形端的外径最大,阀座与高压管道配合后,阀座的端部露出高压管道并沉入到高压阻尼器内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向集团公司;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未经万向集团公司;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51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曲美布汀或其盐缓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多功能软磁材料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