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伪包装袋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85718.5 | 申请日: | 200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90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洪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顶正包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65/40 | 分类号: | B65D65/40;B65D30/02;B65D33/2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龚旻晏 |
地址: | 310018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伪 装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要适用于食品包装的防伪包装袋。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在塑料包装的防伪标记主要是采取粘贴不干胶防伪标记或烫金印刷防伪标记,粘贴不干胶防伪标记不牢固且容易被仿冒,而烫金印刷防伪标记受生产工艺和成本约束,标记内容和标记区域受到很大限制。假冒伪劣产品的危害使得优质产品特别是驰名产品对防伪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包装行业中也开发了其它多种防伪措施,镭射膜防伪是新投入应用的诸多手段的一种,镭射膜防伪在防伪的同时还能使包装更美观,但目前防伪镭射膜转移技术尚不成熟,非防伪区域易出现油墨反粘或防伪镭射膜的转移,影响防伪效果和包装美观度,还不能正式应用规模化生产,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将镭射不干胶标签粘贴到产品上,该方法简单易行,但存在易磨损、防伪性能相对较差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其结构可实现防伪镭射膜定点转移的防伪包装袋技术方案,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所述的防伪包装袋,具有一带防伪标记的袋体,其特征在于袋体片材的内层为热封层,袋体的外层为带油墨图案的印刷层,印刷层和热封层之间的设定位置配合设置通过转移胶水粘结的镭射膜层,除镭射膜层外的其它位置同层设置耐高温光油层,印刷层对应于镭射膜层部位成透明设置。
所述的防伪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封层采用厚度为30—100μm的聚乙烯CPE膜。
所述的防伪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印刷层采用厚度为15—40μm的双向拉伸聚丙烯OPP膜。
所述的防伪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封层外表面粘结复合设置铝箔层。
所述的防伪包装袋,其特征在于袋体上配合设置压花防伪标记。
上述的防伪包装袋设计新颖、构思独特,采用所述的包装袋结构,生产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可实现防伪镭射膜定点转移,有效防止在非防伪区域的油墨处。出现反粘或防伪镭射膜的转移,增强防伪效果和包装美观度,且封闭性好、包装膜强度高,不易破裂和渗漏,使用方便、安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袋体片材层状结构示意图。
图中:1—袋体、11—热封层、12—铝箔层、13—耐高温光油层、14—镭射膜层、15—印刷层、2—压花防伪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为防伪包装袋,其主体为一带防伪标记的袋体,袋体1片材的内层为热封层11,袋体1的外层为带油墨图案的印刷层15,热封层11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厚度为30—100μm的聚乙烯CPE膜,使包装袋开口端可热封闭合,增强包装的封闭性,防止渗漏。印刷层15可采用厚度为15—40μm的双向拉伸聚丙烯OPP膜,如19μm、28μm、或38μm等厚度的OPP膜,印刷层15按设计要求预先印刷有相应的油墨图案。热封层11和印刷层15之间的设定位置配合设置通过转移胶水粘结复合到印刷层15上的镭射膜层14,除镭射膜层14外的其它位置同层设置耐高温光油层13,印刷层15对应于镭射膜层14部位成透明设置,镭射膜层14构成镭射防伪标记,透过其表面复合的透明印刷层15清晰可见,又可防止被磨损。镭射膜层14通过转移胶水粘结复合到印刷层15内表面时,与镭射膜层14同层设置的耐高温光油层13可防止印刷层15非防伪区域出现油墨反粘或防伪镭射膜的转移,实现防伪镭射膜的定点转移,耐高温光油层13采用改性聚丙烯油墨制备,如GP-202型;转移胶水采用丙烯酸酯热敏共聚物制备,如ZY-1型。为增强所述包装袋的阻隔性以增加食物保质期,热封层11外表面粘结复合设置铝箔层12,铝箔层12的厚度为7μm。
上述实施例中,为更进一步增强包装袋的防伪效果和美观度,在袋体1上配合设置压花防伪标记2,使包装袋具有双重防伪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顶正包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顶正包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57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计算机及实现方法
- 下一篇:光学膜片自动组装系统和光学膜片自动组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