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反渗透纯水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86559.0 | 申请日: | 200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54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顾逞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灏钻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雪波;景丰强 |
地址: | 315221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反渗透 纯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上的纯水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反渗透功能的车载纯水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工业污染严重化,很多水源得到了破坏,国际和国内水资源匮乏十分严重,虽然,城市的水厂对水进行处理后,成为自来水,供应给大家,但是,水质依然得不到很好的保证,相反,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水质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人们开发了各种饮水机或纯水器。
现有的纯水器一般都是固定的,也有移动的适合于车载的,但是该种纯水器大都是体积较大、结构复杂、维修成本昂贵。如专利号为ZL200420038949.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车载移动式直饮水处理装置》(授权公告号:CN2693752Y),该专利虽然水处理量大,但制造成本巨大,不适合民用或一般的车载使用。类似的中国专利还有ZL200420016140.X,ZL03212150.4等。现有的纯水器一般只能处理来自自来水的具有一定水压的水源,对于湖水、河水里没有水压的水处理比较受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取水方便适合于车载的反渗透纯水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车载反渗透纯水机,包括可启闭的箱体及设置于前述箱体内的增压泵、预过滤机构、反渗透过滤装置及相应的进水管路、纯水出口管路和废水出口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压泵为具有汲水功能的自吸式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电源输入端与箱体壁上可外接电源的电源接口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预过滤机构依次可以由管路连接的聚丙烯滤芯装置、颗粒活性炭滤芯装置及压缩活性碳滤芯装置构成,该聚丙烯滤芯装置进水端与前述增压泵的出水端连接,该压缩活性炭滤芯装置则与前述的反渗透过滤装置进水端连接。
所述的颗粒活性炭过滤装置中还放置有凯得菲合金颗粒,去除水中的重金属杂质以及有机污染。
所述的纯水器还包括一后置活性炭过滤装置,该后置活性炭过滤装置进水端与前述反渗透过滤装置的纯水出口端连接,可以提高水质口感。
进一步,提高杀菌效果,所述的后置活性炭过滤装置出水管路上还设有紫外线杀菌装置。
所述的箱体大体呈长方体,由盖体及与前述盖体铰接的盒体组成,而所述的聚丙烯滤芯装置、颗粒活性炭滤芯装置、压缩活性碳滤芯装置及反渗透过滤装置均呈圆筒状且横向平行布置于前述盒体内的一侧,所述的增压泵则垂直于所述反渗透过滤装置布置于前述盒体内的另一侧,布局紧凑,体积较小,便于搬移。
作为改进,所述盒体侧壁并排具有进水孔、纯水出孔和废水出孔,而
所述进水管路通过前述的进水孔并一端与所述增压泵的进水端连接,另一端露出所述盒体外;
所述的纯水出口管路通过前述的纯水出孔并一端与所述紫外线杀菌装置的出水端连接,另一端露出所述盒体外;
所述的废水出口管路通过前述的废水出孔并一端与所述反渗透过滤装置的废水出口端连接,另一端露出所述盒体外;
所述的车载电源接口则设于盒体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反渗透过滤装置流通量为200~500加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应用到车上解决了驾车外出经常携带大量饮水用,途中遇到缺水找水难的问题;处理后的水可变成优质的纯净水,以供饮用,也可作为汽车冷却水用,防止冷却管结垢、腐蚀等,保证良好的冷却效果,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安装便捷,可随意移动或固定于车上,设有专用取水接口,可与房车的生活水箱相连;采用自吸式增压水泵,可在水源无压情况工作;整体结构较为简单,组装方便快捷,无需专业培训,测试结构显示处理后水质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为电源连接线结构示意图。
图4为去除箱体后结构示意图。
图5为箱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车载反渗透纯水机包括可启闭的箱体8及设置于箱体8内的增压泵1、预过滤机构、反渗透过滤装置2、后置活性炭过滤装置6、紫外线杀菌装置7及相应的进水管路1a、纯水出口管路2a和废水出口管路3a。
箱体8大体呈长方体,由盖体81及与盖体81铰接的盒体82组成,盒体82侧壁并排具有进水孔1b、纯水出孔2b、废水出孔3b及车载电源接口4b,盒体82的另一侧设有便于提拉的把手8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灏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灏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65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