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热值燃气防回火烧嘴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6609.5 | 申请日: | 2008-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31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黄临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临生 |
主分类号: | F23D14/26 | 分类号: | F23D14/26;F23D14/8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宝堂 |
地址: | 324000浙江省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值 燃气 回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烧嘴,尤其涉及一种适宜于使用低热值气的一种燃气烧嘴。
背景技术
用于加热的轧钢加热炉、各种预热炉及制作耐火材料的炉窑,一般采用高炉煤气及各种用质量差的煤产生的煤气。由于其产生的热值较低,所以使用结构简单的燃气烧嘴。现有技术的该种燃气烧嘴很容易因为突然断气等多种原因而发生回火,甚至造成顶破安全阀故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开发一种安全可靠,低温点火容易,维修方便的低热值燃气防回火烧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低热值燃气防回火烧嘴,其特征在于:具有烧嘴芯管和安装在烧嘴芯管外面的蓄热体;所述烧嘴芯管均布细孔,芯管的进口与口径比芯管大的进气管道相连通;所述蓄热体由均布细孔的耐热钢板或耐热钢丝网围成,在钢板或钢丝网与烧嘴芯管之间充满耐火材料颗粒。耐火材料一般采用硅质或高铝质颗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进一步完善,
作为优选,所述烧嘴芯管上的细孔孔径为5—7毫米,径向与轴向间隔8—12毫米,错位布置。
作为优选,所述烧嘴芯管上的细孔孔径为6毫米,径向与轴向间隔10毫米,错位布置。
作为优选,所述烧嘴芯管的端部设有与芯管中心线垂直的封口挡板,所述挡板大于芯管管径部分的环形面上有细孔,所述细孔的孔径为3—4毫米,径向与轴向间隔为5—7毫米,错位布置。
作为优选,所述挡板环形面上细孔的孔径为3毫米,径向与轴向间隔为6毫米。
作为优选,所述耐火材料颗粒的粒度为10—15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燃气由粗的管道进入细的烧嘴芯管,烧嘴芯管均布细小孔,燃气再由这些孔出来经由蓄热体,进入燃烧室,当突然断气时,由于细管和粗管的差别和蓄热体的作用,大大限制了空气进入管道,起到防回火作用;低热值燃气到达芯管耐热网外围,是以面形气流均布极易点燃,点燃后颗粒状耐火材料又起到蓄热作用,促进了燃气充分燃烧。因而使烧嘴芯管具有安全可靠,低温点火容易,维修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中的烧嘴芯管结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防回火烧嘴,由烧嘴芯管1和安装在烧嘴芯管外面的蓄热体2组合而成,烧嘴芯管1由耐热钢板制造,的芯部均布细孔13,细孔孔径为6毫米,径向与轴向间隔10毫米,错位布置;芯管的前端面有一个直径大于芯管直径的封口挡板11,挡板内圆面为封闭面,外环形面上有细孔12,细孔的孔径为3毫米,径向与轴向间隔为6毫米,错位布置;芯管1的进口与口径比芯管大的进气管道5相连通。蓄热体2的外壳3由均布细孔31的耐热钢板或耐热钢丝网围成,在钢板或钢丝网与烧嘴芯管之间充满耐火材料颗粒4,耐火材料一般采用硅质或高铝质颗粒,粒径为10—15毫米。外壳3上的细孔的直径小于耐火材料颗粒直径。烧嘴组装时,将耐热钢板或耐热钢丝网围成的外壳3套在烧嘴芯管1外面,然后将耐火材料颗粒2充满外壳与烧嘴芯管之间,最后用耐热钢卡子6将外壳3与芯管1进口的进气管道5相紧固。使用时,燃气由粗的进气管道5进入细的烧嘴芯管1,烧嘴芯管均布细小孔13,燃气再由这些孔出来经由蓄热体2的耐火材料4进入燃烧室。当管道内发生突然断气时,由于细管和粗管的差别和蓄热体内耐火材料4的作用,因而大大限制了空气进入管道,起到防回火作用,经实践使用效果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临生,未经黄临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66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