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蚊蝇捕捉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6720.4 | 申请日: | 200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48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潘成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成乾 |
主分类号: | A01M1/08 | 分类号: | A01M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32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蚊蝇 捕捉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蚊蝇捕捉器。
(二)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灭蚊蝇方法是用药物烟熏驱赶或喷洒药水,如采用杀虫气雾剂等对飞行昆虫进行灭杀,这种灭蚊蝇方法是被动式,且对环境有一定污染。另一种是采用高压电网灯诱杀,昆虫接触后触电死亡,这种方法虽免除了污染,但不够安全,有噪音,虫尸如不及时清理将粘满网罩表面,影响灭蚊效果。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专利号为200620101804.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蚊蝇捕捉器,包括壳体、灯罩,在灯罩内有紫外灯,壳体上有捕捉窗,紫外灯下设置有风扇,风扇下面设有储虫室,在固定子网等的灯座表面和壳体内壁上有一层光触媒剂。在工作时,当蚊蝇被引入捕捉窗,将会被风扇吸入储虫室,直至风干而死,使用比较安全、环保,基本上没有噪音,但是风扇的运转还是存在用电安全隐患。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蚊蝇捕捉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更加安全的蚊蝇捕捉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蚊蝇捕捉器,包括壳体、灯罩,在所述的灯罩内设有诱捕灯,所述壳体的上部开设有捕捉窗,所述捕捉窗的下方设有风扇支架,所述的风扇支架内设有风扇,所述的风扇与驱动其转动的驱动器连接,风扇下方设有储虫室,所述的壳体上设有电源适配器插口,所述风扇的驱动器及所述的诱捕灯与所述的电源适配器插口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诱捕灯为波长365纳米的紫外灯。
进一步,所述的储虫室上有捕虫网。
进一步,所述灯罩的上端设有设有拉手。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由诱捕灯将蚊虫引诱至捕捉窗,将会被风扇吸入储虫室,直至风干而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灭蚊蝇过程中不发出噪音,是静低音装置,环保无污染,不设捕蚊电击网,且设置电源适配器插口,通电时通过电源适配器将市电电压降低后输出电源给本装置,进一步确保了用电安全。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一种蚊蝇捕捉器,包括壳体1、灯罩2,在所述的灯罩2内设有诱捕灯3,该诱捕灯3为波长365纳米的紫外灯。
所述壳体的上部开设有捕捉窗4,所述捕捉窗4的下方设有风扇支架,所述的风扇支架内设有风扇5,所述的风扇5与驱动其转动的驱动器连接,风扇5下方设有储虫室6,所述的储虫室6上有捕虫网7。所述的壳体上设有电源适配器插口8,所述风扇5的驱动器及所述的诱捕灯3与所述的电源适配器插口电连接。
还可在灯盏的上端设置拉手9,便于本实用新型的携带。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由诱捕灯3将蚊虫引诱至捕捉窗4,将会被风扇5吸入储虫室6,直至风干而死。灭蚊蝇过程中不发出噪音,是静低音装置,环保无污染,不设捕蚊电击网,且设置电源适配器插口8,通电时通过电源适配器将市电电压降低后输出电源给本装置,进一步确保了用电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成乾,未经潘成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67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铝背场太阳电池背极的激光熔覆焊接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