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珠轴向定位起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86832.X | 申请日: | 2008-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88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施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建新 |
主分类号: | F02N11/00 | 分类号: | F02N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5303浙江省慈溪市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珠 轴向 定位 起动机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起动机,特别是一种采用钢珠轴向定位的起动机。
(二)背景技术
起动机作为汽车发动机的起动设备,包括机壳,机壳内装有直流电动机、电磁开关、拨叉、单向离合器等部件,拨叉的一端连接电磁开关,另一端装在单向离合器的凹槽内,当电磁开关吸合后,动铁芯带动拨叉以定位销为中心转动,拨叉的下端推动单向离合器前移,直至单向离合器前部的齿轮与内燃机飞轮上的齿圈啮合,同时,单向离合器内的滚柱楔紧驱动轴,转子轴的力矩传递到内燃机飞轮齿圈上,使内燃机旋转起动。
转子轴在高速旋转时必须要和驱动轴有一定的轴向间隙,而这个间隙的控制,传统的方式有卡圈式,但卡圈式结构须在转子轴上开设安装卡圈的沟槽,以及控制卡圈定位的专用零件,结构比较复杂,且安装也困难,而且整个起动机轴向长度会加长。
(三)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起动机的转子轴与驱动轴之间的连接方式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起动机轴向长度缩短的钢珠轴向定位起动机。
钢珠轴向定位起动机,包括机壳,机壳内装有直流电动机、电磁开关、拨叉、单向离合器,拨叉的一端连接电磁开关,另一端装在单向离合器的凹槽内,所述单向离合器的前部有与内燃机飞轮啮合的齿轮,驱动轴穿设于所述单向离合器的内部,所述驱动轴通过行星齿轮与所述直流电动机的转子轴连接,所述转子轴的前端面与所述驱动轴的作用端之间通过钢珠间隙定位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为:所述转子轴与所述驱动轴之间采用钢珠轴向间隙定位配合,连接结构比较简单,有效控制了转子轴与驱动轴之间的轴向间隙,装配比较方便,零件数也适当减少,且运转摩擦阻力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起动机轴向长度缩短、运转摩擦阻力较低。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附图:钢珠轴向定位起动机,包括机壳,机壳内装有直流电动机10、电磁开关11、拨叉12、单向离合器13,拨叉12的一端连接电磁开关11,另一端装在单向离合器13的凹槽内,所述单向离合器13的前部有与内燃机飞轮啮合的齿轮15,驱动轴2穿设于所述单向离合器13的内部,所述驱动轴2通过行星齿轮14与所述直流电动机的转子轴8连接,所述的驱动轴2与行星齿轮14之间通过销轴固定,所述的行星齿轮14与转子轴8之间通过内齿圈连接,所述转子轴8的前端面与所述驱动轴2的作用端之间通过钢珠4间隙定位配合。
工作原理为:当电磁开关11吸合后,动铁芯带动拨叉12以定位销17为中心转动,拨叉的下端推动单向离合器13前移,直至单向离合器13前部的齿轮15与内燃机飞轮上的齿圈啮合,同时,单向离合器13内的滚柱18楔紧驱动轴2,转子轴8的力矩通过行星齿轮14传递到驱动轴2上,再进一步传递到单向离合器13前部的齿轮15上,齿轮15传递给内燃机飞轮齿圈,内燃机旋转起动。
所述转子轴与所述驱动轴之间采用钢珠轴向间隙定位配合,连接结构比较简单,有效控制了转子轴与驱动轴之间的轴向间隙,装配比较方便,零件数也适当减少,且运转摩擦阻力较低。
图中,转子轴8的径向定位由转子轴衬套7和滚动轴承9支承,而轴向定位由滚动轴承9和钢珠4限制;驱动轴2的径向定位由驱动轴衬套1和中盖衬套5支承,轴向定位由中盖3两端的垫片6限制,钢珠4也起着对驱动轴2辅助轴向定位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建新,未经施建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68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器械用脚轮系统
- 下一篇:活动浴缸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