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多频段多功能电子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86996.2 | 申请日: | 2008-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22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华;李晓春;章海燕;陶杰;秦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九州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 | 分类号: | G06K19/07;G06K7/00;G07B1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宝堂 |
地址: | 310002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频段 多功能 电子标签 | ||
1.一种新型多频段多功能电子标签,包括微处理器(1),与微处理器(1)的I/O端相连的存储器(2),电源(3)通过电源控制电路(4)与微处理器(1)相连接,微处理器(1)的I/O端还连接有上电复位电路(5),上电复位电路(5)分别与电源(3)和电源控制电路(4)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处理器(1)的I/O端还连接有微波发射单元(8)、微波接收单元(9)、单频段微波控制单元(10)、多频段微波控制单元(11)、触发控制单元(12)、以及用于同IC卡进行信息交互并将IC卡内信息读入存储器(2)内的IC卡读写单元(13);上述的多频段微波控制单元(11)、触发控制单元(12)和微波接收单元(9)均与电源控制电路(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频段多功能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发射单元(8)为5.8G微波发射单元,它包括依次串联的微波发射电路(81)、放大电路一(82)和发射天线(83),微波发射电路(81)连接在微处理器(1)的I/O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多频段多功能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接收单元(9)为5.8G微波接收单元,它包括依次串联的接收天线(93)、放大电路二(92)和微波接收电路(91),微波接收电路(91)分别连接在微处理器(1)的I/O端和电源控制电路(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多频段多功能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频段微波控制单元(10)为13.56M微波控制单元,它包括依次串联的射频模块一(101)、放大电路三(102)和天线单元一(103),射频模块一(101)连接在微处理器(1)的I/O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多频段多功能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频段微波控制单元(11)为433M/915M/2.4G微波控制单元,它包括依次串联的射频模块二(111)、放大电路四(112)和天线单元二(113),射频模块二(111)分别连接在微处理器(1)的I/O端和电源控制电路(4)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多频段多功能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触发控制单元(12)包括拆卸触发器(121)和插/拔卡触发器(122),所述的拆卸触发器(121)连接有驱动电路一(121a)和放大电路五(121b),拆卸触发器(121)信号输出端一路经驱动电路一(121a)输出控制信号至电源控制电路(4),另一路经放大电路五(121b)输出触发信号数据至微处理器(1)的I/O端;所述的插/拔卡触发器(122)连接有驱动电路二(122a)和放大电路六(122b),插/拔卡触发器(122)信号输出端一路经驱动电路二(122a)输出控制信号至电源控制电路(4),另一路经放大电路六(122b)输出触发信号数据至微处理器(1)的I/O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多频段多功能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处理器(1)的I/O端还连接有显示及指示单元(14);所述的显示及指示单元(14)包括液晶显示屏(141)和声光指示装置(142),液晶显示屏(141)和声光指示装置(142)分别连接在微处理器(1)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多频段多功能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C卡读写单元(13)包括IC卡插座(131),所述的IC卡插座(131)通过IC卡匹配电路(132)与微处理器(1)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九州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九州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699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