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灯防雾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7300.8 | 申请日: | 200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57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林娇弟;王莉;林康;王赓劼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Q1/00 | 分类号: | B60Q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美娟;袁木棋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灯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灯。
(二)背景技术
车灯结雾问题不仅影响照明和汽车的美观,还威胁着灯泡的使用寿命和灯内电路的安全,另外水蒸气在车灯反射镜和透镜表面的长期凝结会导致车灯材料腐蚀、材料加速老化变形、光学调控效果被破坏等一系列后果。由于车灯设计中温度场的分布不合理,车灯内空气湿度随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达到并满足水蒸气凝结准则条件时,车灯会结雾。
鉴于目前车灯设计的复杂性,车灯温度场的分布必然有高温区和低温区。目前车灯中一般都有换气孔,通过换气孔车灯内的空气与车等外的空气进行交换,起到调节灯内空气压力的作用。但同时周围环境中的湿气也能通过换气孔进入车灯内,引起车灯结雾。
目前车灯换气口大都室橡胶弯管,里面有海绵头,这样,车灯点亮时,空气膨胀通过换气口玩外走,车灯熄灭时,车灯外空气通过换气口往灯内走,同时海绵并不能全部阻挡湿气往车灯内走,在较潮湿的天气状况下,车灯内就会积累相当大的湿度。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车灯容易在换气过程中进入潮气的缺点,提供一种在满足灯内空气膨胀和收缩的要求的同时,能够防止潮气进入灯内的车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雾车灯,包括灯罩、灯泡、灯壳,灯罩和灯壳将灯内腔围合成封闭腔体,灯壳上连通有通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气管的内腔采用一弹性膜与外界大气隔离。
进一步,所述的弹性膜卡在端盖与所述的通气管之间。
更进一步,所述的通气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干燥剂存放槽。
本实用新型对车灯内腔设计成全封闭,改进现有的换气口模式,在换气口处安装弹性膜。车灯点亮时,灯内空气膨胀,车灯内空气压力增大,通气管中的弹性膜往外增大,保持灯内外压力平衡。车灯熄灭时,车灯内空气冷却收缩,车灯内空气压力减少,通气管中的弹性膜外里收缩,保持灯内外压力平衡。
考虑车灯在安装时内部空气含有的湿气,在换灯泡时环境中进入车灯的湿气,在通气管处安置干燥剂。灯点亮时,空气膨胀,形成自然对流,带动车灯内的湿气往换气口处流动,湿气被干燥剂吸收,保持车灯内的湿度不足以引起车灯起雾。干燥剂可通过灯泡接口处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满足灯内空气膨胀和收缩的要求的同时,能够防止潮气进入灯内的车灯,减少车灯内结雾。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雾车灯,包括灯罩、灯泡、灯壳1,灯罩和灯壳1将灯内腔围合成封闭腔体,灯壳1上连通有通气管2,所述的通气管2的内腔采用一弹性膜5与外界大气隔离。
所述的弹性膜5卡在端盖4与所述的通气管2之间。所述的通气管2的内壁上设置有干燥剂存放槽3。
当车灯点亮时,灯内空气压力增大,体积膨胀,弹性膜5向外增大,保持了车灯内压强不变。端盖4限制了弹性膜5不能外阔出去,以免损坏。同时空气中的水分被卡在槽3中的干燥剂吸走,减少车灯内空气的含湿量。车灯熄灭,弹性膜5往里收缩,保持车灯内的空气压强不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73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悬挂式转向架检修流水线
- 下一篇:新辐板式轻轿车钢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