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茶叶连续揉捻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7407.2 | 申请日: | 200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05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文桂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324000浙江省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茶叶 连续 揉捻机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揉捻机。
(二)背景技术
目前,茶叶的揉捻原理基本相同,均是让杀青(或萎凋)叶团在揉桶中做匀速平行圆周运动,受到揉桶、压盖、揉盘、棱骨及叶团自身的多方向力的复合作用,使其沿各自叶片主脉揉搓成紧结圆浑的条索状,同时将叶细胞破碎。揉捻机的结构也大同小异,由传动机构、副轴装置、揉盘装置和加压装置4个主要部分组成。电动机的动力通过减速装置和齿轮组传递到主轴上,驱动揉桶在布置有棱骨的揉盘上做旋转运动。揉捻过程中,压力调整通过丝杆和螺母的运动控制压盖的升降来实现。压盖的上、下浮动由弹簧控制。茶叶从揉桶的上方投入其中,揉捻完毕的茶叶从揉盘中央的出茶门排出。
从上述工作原理和结构可以得出现有揉捻机存在以下问题:
(1)揉捻质量不稳定:目前,桶盘结构的揉捻机以单机揉捻为主,投叶无计量装置,揉捻无计时装置,加压的时机和加压时间无机电控制,完全靠人工操作、判断,随意性很大。虽是同批杀青叶,但揉捻质量各有差异,导致成品茶质量参差不齐。
(2)效率不高:桶盘结构的揉捻机,其上料、调整压力和下料均靠人工操作,效率较低。同时,桶盘结构的揉捻机是间歇工作,只能一桶一桶的揉捻,很难实现揉捻工序的连续化,工效低,揉桶透气性不好,容易形成闷揉,茶叶容易结团,揉捻后需要增加一道工序—解块工序。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茶叶揉捻质量均一、可实现连续化操作的立式茶叶连续揉捻机。
所述的立式茶叶连续揉捻机,包括机架、揉捻装置和传动机构,所述的揉捻装置包括进茶口、揉鼓、揉盖、出茶口,揉鼓安装在揉盖内,所述揉鼓由两个上下对扣的圆锥台构成,揉鼓上设有螺旋导叶筋;所述揉盖包括上揉盖、下揉盖,上揉盖和揉鼓上圆锥台之间构成初揉搓区,下揉盖和揉鼓下圆锥台之间构成揉搓挤压区,进茶口位于上揉盖上方,出茶口位于下揉盖下方;所述揉鼓上下两端设有纵向的转轴,传动装置与转轴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揉盖经高度调节装置与机架连接,高度调节装置与机架固定连接。上揉盖可以上下移动,从而可以用来调整初揉搓区的空间大小;下揉盖可以上下移动,从而可以调整揉搓挤压区的空间大小。
进一步,所述的上揉盖由2~5段自上而下锥度依次增大的圆锥台组成。
进一步,所述的下揉盖为与揉鼓下圆锥台同锥度的圆锥台。
进一步,所述的上揉盖内衬有帆布层。帆布用以增加初揉搓区的摩擦力,加强茶叶的揉搓效果。
进一步,所述的转轴与揉鼓上圆锥台连接处设有锥盖。锥盖用来遮盖住揉鼓的连接部位,以防茶叶在此部位的累积。
本实用新型揉捻机的整个揉捻区间分为初揉搓区和揉搓挤压区,茶叶从上面的进茶口进入初揉搓区,茶叶初步被揉搓后,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进入揉搓挤压区。在揉搓挤压区,揉搓空间变小,对茶叶造成挤压,使其细胞破裂挤出茶汁,之后完成揉捻过程,经出茶口出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实现了连续揉捻,无需停顿,可以满足茶叶生产流水线的要求,茶叶揉捻质量均一。
(四)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述立式茶叶连续揉捻机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参照图1,一种立式茶叶连续揉捻机,包括机架1、揉捻装置和传动机构2,所述的揉捻装置包括进茶口3、揉鼓4、揉盖、出茶口5,揉鼓4安装在揉盖内,揉鼓4由两个上下对扣的圆锥台组成,揉鼓4上设有螺旋导叶筋6;所述揉盖包括上揉盖7、下揉盖8,上揉盖7与揉鼓上圆锥台之间构成初揉搓区9,下揉盖8与揉鼓下圆锥台之间构成揉搓挤压区10,进茶口3位于上揉盖7上方,出茶口5位于下揉盖8下方;所述揉鼓4上下两端设有纵向的转轴11,传动机构2与转轴11连接。
所述的揉盖经高度调节装置12与机架1连接,高度调节装置12与机架1固定连接。
所述的上揉盖7由三段自上而下锥度依次增大的圆锥台构成。
所述的下揉盖8为与揉鼓下圆锥台同锥度的圆锥台。
所述的上揉盖7内衬有帆布层13。
所述的转轴9与揉鼓上圆锥台连接处设有锥盖14。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传动机构2带动揉鼓4旋转运动,杀青(或萎凋)叶从进茶口3连续进入揉捻机,由于揉鼓4和上、下揉盖7,8的相对旋转运动,在螺旋导叶筋6的驱动作用下,茶叶在揉捻机内被揉搓挤压,在初揉搓区茶叶初揉成形,然后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落入揉搓挤压区,进一步受揉搓,由于揉搓挤压区空间的变小,茶叶受到挤压,细胞破裂出汁,完成揉捻,由出茶口5出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文桂,未经马文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74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轴向喷射口多区间分流的卷烟过滤嘴
- 下一篇:灌溉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