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管材切割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7564.3 | 申请日: | 2008-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57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钟鹏飞;施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经东 |
主分类号: | B26D7/28 | 分类号: | B26D7/28;B26D7/01;B26D1/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宝堂 |
地址: | 311100浙江省杭州市余杭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管材 切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割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塑料管材进行定长分段的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在塑料管材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将加工成型的管材按照一定长度进行切割后包装出厂。随着产品技术的不断更新,老的无屑切割机已无法满足塑料管材生产线速度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从而开发一种适应高线速度要求的塑料管材切割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塑料管材切割机,包含有支座、电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安装在支座上的托轮装置、计长装置和切割装置;所述托轮装置由可调节高度的托轮架,与托轮架相连的托轮组成;所述计长装置由计长轮和与计长轮相连的编码器组成;所述切割装置由安装在支座上的伺服电机驱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进一步完善,
作为优选,所述托轮架通过与其相连接的托轮杆与托轮相连,所述托轮杆为两条,托轮通过托轮轴安装在每条托轮杆的上支点,在托轮杆的轴线方向设有若干高度调节安装孔,所述托轮架上设有与托轮杆上的安装孔相配合的连接孔,通过托轮杆上不同的安装孔与托轮架上的连接孔相固连,因而形成不同高度的托轮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计长轮通过与其相连接的摆杆和与摆杆相连接的摆杆座同支座固连,所述摆杆与摆杆座之间通过枢轴连接,所述计长轮上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摆杆上的轴孔形成活动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计长轮上的固定轴与安装在摆杆上的编码器的输入轴同步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安装在伺服电机输出轴上的刀杆和安装在刀杆上的刀片。
作为优选,所述刀杆通过套装在伺服电机输出轴上的刀杆套与伺服电机输出轴相固连。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整机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自动化程度高,定长精度高,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主视图;
附图2是图1的侧视图;
附图3是图1的切割装置的剖面图;
附图4是图1的切割装置主视图;
附图5是图1的托轮装置主视图;
附图6是图5的剖面图;
附图7是图1的计长装置侧面图;
附图8是图1的计长装置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的塑料管材切割机由机架1,机架上面有支座6,支座四周设有护罩2,支座上安装有切割装置5,计长装置4,托轮装置3。在机架内安装有电器控制系统。
如图3、图4所示的切割装置,由伺服电机7、刀杆套56、刀杆52、缓冲套54、刀片51、刀片压板53等主要零件组成。刀杆套56用螺钉固定在电机轴上,伺服电机7力矩通过平键传递到刀杆套56,再通过缓冲套54传递到刀杆52,带动刀片51作旋转运动,刀杆通过刀杆压板55用螺钉与刀杆套56固定,刀片51通过刀片压板53用螺钉与刀杆52固定,伺服电机7直接固定在支座6上。
如图5、图6所示的托轮装置,由托轮架31,安装在托轮架上的托轮杆32,通过托轮轴34安装在托轮杆上端部的托轮33组成;托轮用于支持塑料管A通过。在托轮杆32的轴线方向设有若干高度调节安装孔,托轮架31上设有与托轮杆上的安装孔相配合的连接孔,通过托轮杆32上不同的安装孔与托轮架31上的连接孔相固连,因而形成不同高度的托轮装置,以适应不同塑料管的管径;托轮架31直接安装在支座6的面板上。
如图7、图8所示的计长装置,在支座上固连有的摆杆座43,摆杆44的一端与摆杆座用枢轴连接,摆杆44的另一端安装有计长轮42,计长轮上的固定轴与摆杆上的轴孔形成滑动配合,计长轮上的固定轴与连接在摆杆上的编码器41同步连接。在管材生产中,计长轮与塑料管材表面接触,从而将管材的直线运动通过摩擦力带动计长轮42作旋转运动,再通过编码器41脉冲信号传送到电机控制系统。
工作时,塑料管材A经牵引机牵出后,穿入护罩2入口,经导管套至护罩出口,再将计长装置放下,使计长轮42压在管材A上方(位于两托轮33之间),打开电源开关,计长装置开始计长,当长度达到设定数值时,编码器脉冲信号传送到电机控制系统;伺服电机轴旋转一周,将管材切断。同时计数器清零,进行下一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经东,未经施经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75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