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电计数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87605.9 | 申请日: | 2008-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74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城;谢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海城 |
主分类号: | G06M1/272 | 分类号: | G06M1/27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晓峰 |
地址: | 310012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电 计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水表、电表、煤气表以及采用传统机械式十进制计数器的计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电计数器。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在字轮上设置码盘结构并通过读码电路进行电子计数的机电式计数器存在一个主要的问题是:随着计数器计数精度及准确性的提高,所设计的码盘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即其码道数目也越来越多,现有的机电计数器,如图3所示,大多是一道圆环码道对应一对传感器,这样在码道较少时对字轮及计数器的体积没有影响,但是在码道较多的情况下,因为现有的加工条件和传感器感应范围所限,其码道宽度不能小于额定宽度,所以码道数目增加后只能相应增加字轮大小甚至计数器体积。这一点在现在的五码道计数器上体现的尤为明显,现有最小的计数器字轮一般为四码道,其性能及读码准确性还是比较稳定的,但是将其改为五码道后,会因码道宽度减小导致传感器出现读码错误,所以一般办法是保持码道宽度不变而增加字轮直径。这样导致机电式计数器的适用性受到很大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弥补目前现有机电式计数器在实际使用中所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巧、高准确性、高可靠性的机电计数器。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机电计数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字轮轴,字轮轴上设有至少一个采样字轮,所述采样字轮端面上由内向外设有若干条同心的圆环码道,所述圆环码道由相间分布的若干透空段和非透空段构成,所述采样字轮两侧均设有信号采样板,信号采样板上相对设置有若干对与圆环码道相对应的信号发射和接收传感器,所述最内侧的圆环码道由一透空段和与该透空段相同大小的一非透空段构成,该圆环码道与设在信号采样板上的两对传感器相对应,其中,相对于字轮轴为中心,两对传感器在信号采样板上的位置角度间隔90度。
上述的若干圆环码道构成格雷码盘结构。
上述传感器为光电信号传感器。
上述的若干圆环码道之间设有圆环间隔。
作为优选,上述的若干圆环码道之间相邻的透空段部分相互连通。
作为优选,上述信号采样板以PCB板为基底,PCB板上直接封装有传感器芯片裸片,传感器芯片裸片周围设有聚光的塑料外框,所述信号采样板通过插接方式连接在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将原先的最内侧和次内侧的两个码道合并为一个码道,该码道对应两个呈90度夹角的传感器,这样的结构既具有较小的字轮直径,又可以具有原有码道结构同样的高分辨能力和准确性,在小尺寸计数器字轮情况下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计数器的适用性和性价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向示意图。
图3是现有的圆环码道和传感器设置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的圆环码道和传感器设置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的圆环码道和传感器设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机电计数器,包括壳体7,壳体7内设有字轮轴1和进位齿轮轴8,字轮轴1上设有4个柱面印有数码的普通字轮2和一个采样字轮5,进位齿轮轴8上设有进位齿轮9,在采样字轮5两侧均设有信号采样板6,信号采样板6上相对设置5对光电发射和接收传感器4,相邻字轮之间通过进位齿轮9和进位拨齿3传动进位,采样字轮5端面上设有用于将其圆周区分为32个不同区域位置的5道圆环码道51,圆环码道51由相间分布的若干透空段和非透空段构成,所述采样字轮5两侧均设有信号采样板6,信号采样板6上相对设置有5对与圆环码道相对应的光电发射和接收传感器4,传感器4连接有电子系统。
如图4所示,上述采样字轮5端面上由外至内设有第四至第一同心圆环码道,各圆环码道与相对应的传感器4的位置关系如下:
对应第四圆环码道的传感器在信号采样板5上的位置角度设为90°,则与之相对应的该码道上透空段和非透空段的分界线的角度分别为:11.25°、33.75°、56.25°、78.75°、101.25°、123.75°、146.25°、168.75°、191.25°、213.75°、236.25°、258.75°、281.25°、303.75°、326.25°、348.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海城,未经孙海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76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ATM机
- 下一篇:磁性二茂铁-双端基邻苯二甲腈树脂固化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