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近红外光谱成份测试仪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87640.0 | 申请日: | 2008-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92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晓明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洪新 |
地址: | 310011浙江省杭州市拱墅***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光谱 成份 测试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装置,具体是一种近红外光谱成份测试仪。
背景技术
被称为绿色检测技术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由于测量速度快,测试成本低,样品无需预处理,且不会遭到破坏,无需化学试剂,近年来在遗传、生物、化工、医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依照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设计的近红外光谱成份测试仪,其工作原理是用近红外光源照射被测物质,所得的反射光线输入光谱仪进行测量,进而获得被测物质的各类数据。
现有的近红外光谱成份测试仪的缺陷是:用近红外光源照射被测物质后,所获得的反射光线是通过光纤传输到光谱仪;而反射光线通过光纤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失真,光线信号或多或少会受到一些影响,使得光谱仪测得的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影响到测试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近红外光谱成份测试仪的改进,该测试仪应具有测量数据精确、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不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近红外光谱成份测试仪,包括装有控制电路板的下机箱、位于下机箱上边的上机箱、设置在下机箱表面的样品池,所述上机箱上安装着光源灯和近红外光谱仪,所述的光源灯的光线输出口安装有透镜和截止滤光片,所述的光源灯的光线输出口往下对准样品池,近红外光谱仪的光线接收口也对准样品池以便捕捉样品池中被测物所反射的光线。
所述的光谱仪是InGaAs阵列近红外光谱仪。
本实用新型舍弃了原有的用光纤传输反射光线的方式,而使反射光线直接进入近红外光谱仪中进行测量;这样,被测反射光线的失真度大为减小,测量数据的精确度得到明显提高;而且测试仪的结构也更加简单,制造也容易,成本也有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近红外光谱成份测试仪,包括装有控制电路板8的下机箱9、位于下机箱上边的上机箱3、设置在下机箱表面的样品池12,所述上机箱上安装着光源灯2和近红外光谱仪4,光谱仪4通过数据线接通电脑(图中省略未画),以便将光谱仪所测得的参数进行数据处理;所述的光源灯的光线输出口1安装有透镜和截止滤光片,所述的光源灯的光线输出口往下对准样品池;另外,下机箱中还装有高稳定恒流源10和线性电源7,样品池12由一样品电机11支撑并保持可转动状态;所述的上机箱通过转轴6铰接在下机箱的支柱上,使得上机箱可绕转轴6向上翻动,这样可以对被测样品在样品池中的定位提供方便。
以上为现有的近红外光谱成份测试仪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将近红外光谱仪的光线接收口5直接对准样品池,使得样品池中被测物所反射的光线直接进入近红外光谱仪的光线接收口;这样,反射光线仅穿越过由空气分子组成的短距离的路径,失真度大大减小,测量自然精确。所述的光源灯与近红外光谱仪在上机箱上的位置可根据需要确定;近红外光谱仪至样品池的距离,以及光源灯发出的近红外光线(图中用双点划线表示)与反射光线(图中也用双点划线表示)之间的角度大小也均可根据需要确定。
所述的光谱仪是InGaAs(铟镓砷)阵列近红外光谱仪,可直接外购获得。
本实用新型测量时的一般程序是:样品池中先不放样品,测得一个参考数据,而后把样品放进样品池中测试,所得数据由电脑处理(与经验公式比较),就可获得样品的测量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晓明,未经郑晓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76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热性能测试器的定位夹具
- 下一篇:铆钉固定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