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打捆机的钢带锁死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87753.0 | 申请日: | 2008-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07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深;姜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浙大精益机电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3/18 | 分类号: | B65B13/18;B65B13/22;B65B1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13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打捆 钢带锁死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打捆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打捆机的钢带锁死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自动打捆机没有钢带抽紧后的锁死机构,当检测抽紧马达的输入压力达到设定值时,立即进行咬扣和剪断动作。在咬扣的同时,抽紧马达继续动作,致使抽紧力过大或因压力波动而导致抽紧力不够,因此使得打捆机的钢带抽紧力产生随机性,降低了捆扎的一致性,容易导致散捆,使打捆失败。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原有自动打捆机抽紧力随机波动,不能有效精确控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打捆机的钢带锁死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在印花辊轮的一端同轴经联轴器与马达输出轴连接,印花辊轮的径向装有用来压紧钢带的被动辊轮;印花辊轮的另一端同轴安装棘轮,棘轮径向装有与棘轮齿相啮合的棘爪,棘爪装在导轨中,棘爪的另一端与气缸的活塞相连,随着气缸的活塞的上下运动,棘爪能与棘轮齿相离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的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带锁死机构,克服了马达抽紧钢带时直接咬扣产生的抽紧力波动,有效地避免了打捆失败和马达损坏。锁死机构简单可靠,结构轻巧,便于操作,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中:1、棘轮,2、棘爪,3、导轨,4、气缸,5、马达输出轴,6、联轴器,7、印花辊轮,8、被动辊轮,9、钢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印花辊轮7的一端同轴经联轴器6与马达输出轴5连接,印花辊轮7的径向装有用来压紧钢带9的被动辊轮8,印花辊轮7的另一端同轴安装棘轮1,棘轮1径向装有与棘轮1齿相啮合的棘爪2,棘爪2装在导轨3中,棘爪2的另一端与气缸4的活塞相连,随着气缸4的活塞的上下运动,棘爪2能与棘轮1齿相离合。马达输出轴5通过联轴器6与同轴的印花辊轮7和棘轮1联接,使其具有相同的转速和转矩。被动辊轮8沿径向运动,将钢带9压紧至印花辊轮7上,产生抽送所必须的压紧力。
当马达驱动送带时,气缸4带动棘爪2上升,被动辊轮8压紧钢带9至印花辊轮7上,马达输出轴5、印花辊轮7和棘轮沿图中所示方向的反向旋转,至系统有送带到位信号时结束动作。当马达驱动抽紧钢带时,被动辊轮8压紧钢带9至印花辊轮7上,马达输出轴5、印花辊轮7和棘轮1沿图中所示方向旋转,钢带9被抽紧,当系统检测抽紧力达到设定值时,气缸4带动棘爪2下降,同时停止马达抽紧动作,马达卸载,而后进行咬扣和剪断动作。
马达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同轴的印花辊轮和棘轮相联接,使其具有相同的转速和转矩,棘轮锁死后,马达卸载,有效延长马达寿命。
参照上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上述实施例。通过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浙大精益机电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浙大精益机电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77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