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电气剥线机的切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7914.6 | 申请日: | 200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91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志浩 |
主分类号: | H01R43/28 | 分类号: | H01R43/28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8000浙江省台州市椒***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电气 剥线机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线剥头机,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电气剥线机上的切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剥线机通常仅仅针对较短导线的剥头。对于较长导线(通常为1M以上的导线)的剥头来说,只能进行人工剥头,存在工作效率低的缺陷,无法与机器剥头相匹配,而且,所牵引的导线长度有可能不一致,影响品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电气剥线机上的切剥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对较长导线只能人工剥头,工作效率低、所加工的导线的品质较差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自动电气剥线机的切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由驱动机构驱动的活动刀座、设置在活动刀座上的切剥刀具。可随时方便的调整切剥适合实际需要长度的导线,通常来说,所切剥的导线较长,其长度为1M以上,切剥效果高,且所切剥的导线的品质统一较高。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的活动刀座包括两组上下对应设置的活动刀座,每组活动刀座上都设有分别上下切剥配合的切断刀和剥线刀,上下对应的切断刀和剥线刀构成所述的切剥刀具。切断和剥线动作连贯,而且装置结构紧凑。
所述的剥线刀为两组,分别设置在切断刀的两侧,所述的基座上还设置有由驱动机构驱动的左夹钳和右夹钳,并分别设置在两剥线刀的外侧。可以同时对导线的两头进行剥头,工作效率高。左夹钳和右夹钳一方面用于夹持导线,另一方面用于相向向外拉动所夹持的导线,实现剥头的目的。
所述的基座上设置有可左右移动的左滑板和右滑板,所述的左夹钳和右夹钳分别可开合的设置在左滑板和右滑板上,所述的基座上设置有分别位于左滑板、右滑板和两活动刀座的移动行程上的左滑板行程控制开关、右滑板行程控制开关和刀座行程控制开关,所述的各个行程控制开关与驱动机构相连接。各个行程控制开关与驱动机构相连接,用于控制相应部件准确及时的完成相应的动作。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基座1上分别驱动两活动刀座上下动作的第一组汽缸、分别驱动左夹钳和右夹钳的第二汽缸和第三汽缸,分别驱动左滑板和右滑板的第四汽缸和第五汽缸,所述左夹钳为通过位于其端部的轮齿啮合驱动夹钳开闭的夹钳,所述的第二汽缸通过摆臂驱动左夹钳的一夹臂摆动,所述的摆臂与设于基座上的夹钳状态检查开关相配合,所述的夹钳状态检查开关与左滑板行程控制开关、右滑板行程控制开关、以及刀座行程控制开关相连接。第一组汽缸包括上汽缸和下汽缸,它们分别驱动上下两活动刀座,使两活动刀座分别独立动作,有利于切剥工作顺利完成。
所述的活动刀座上设有线头防卡件和用于引导限位切剥刀具的刀具引导座,其上开有对应的刀具行程导向槽。线头防卡件有利于防止剥下的线头卡在切剥刀具上,使切剥顺利进行。
所述的基座上还设置有废线头吹气装置,该废线头吹气装置上的吹气管的管口对应于线头防卡件。有利于将剥下的线头外皮吹出该装置,使切剥顺利进行。
所述的左滑板上还设有导线整理部件,其设于左夹钳的左侧,位于所述右夹钳左侧的基座上设有导线压件,所述基座上还设有与右滑板相连接的右滑板微调件。导线整理部件有利于剥好线头的导线整齐的落在导线收纳部件上。导线压件有利于将导线稳定的限位在切剥刀具切剥的工位上,使导线顺利的被切剥。
该自动电气剥线机的切剥装置主要应用在针对较长导线剥头的剥头机上,其具有的有益效果:1、所剪切的导线较长,并同时对一根导线的两头剥头,工作效率、且所加工出来的导线的品质好;2、结构简单,连动动作巧妙,能顺利的控制相应部件及时准确的完成各自的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剥线机上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活动刀座、3.切断刀、4.剥线刀、5.左夹钳、6.右夹钳、7.左滑板、8.右滑板、9.左滑板行程控制开关、10.刀座行程控制开关、11.第二汽缸、12.摆臂、13.夹钳状态检查开关、14.线头防卡件、15.刀具引导座、16.刀具行程导向槽、17.管口、18.导线整理部件、19.导线压件、20.右滑板微调件、21.第一组汽缸、22.第三汽缸、23.第四汽缸、24.第五汽缸、25.拉线装置、26.左限位总成、27.左减震部件、28.左驱动开关、29.机座、30.驱动总成、31.右限位总成、32.右驱动开关、33.右减震部件、34.导线夹钳。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志浩,未经吴志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79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