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张拉控制应力下单丝拉索张拉端的张拉及锚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87988.X | 申请日: | 2008-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11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江;沈漪红;吴利民;周东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2 | 分类号: | E04C5/1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000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张拉 控制 应力 单丝 拉索张拉端 锚固 装置 | ||
1、一种低张拉控制应力下单丝拉索张拉端的张拉及锚固装置,包括两端分别设有镦头(1.1)的小直径单丝拉索(1),分别设于两张拉端的活动套合在单丝拉索(1)上且部分位于端立柱(10)孔中的穿心螺杆(3)、位于端立柱(10)两侧并旋合在穿心螺杆(3)上的第一紧固螺母(4)和第二紧固螺母(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紧固螺母(4)内侧的穿心螺杆(3)上设有第一平垫圈(6),所述的第一平垫圈(6)固紧在端立柱(10)的外侧,所述的第一平垫圈(6)的边缘有至少一条向外侧翻转90°的防第一紧固螺母(4)松动的止转边,所述的止转边紧贴第一紧固螺母(4)一条边;所述的第二紧固螺母(11)内侧的穿心螺杆(3)上设有第二平垫圈(7),所述的第二平垫圈(7)固紧在端立柱(10)的内侧,所述的第二平垫圈(7)的边缘有至少一条向内侧翻转90°的防螺母松动的止转边,所述的止转边紧贴该螺母一条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张拉控制应力下单丝拉索的张拉及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紧固螺母(4)内侧的穿心螺杆(3)上还设有弹簧垫圈(5),所述的弹簧垫圈(5)被压紧在第一紧固螺母(4)与第一平垫圈(6)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张拉控制应力下单丝拉索的张拉及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平垫圈(6)边缘向外侧翻转90°的防第一紧固螺母(4)松动的止转边为两条,所述的两条止转边紧贴第一紧固螺母(4)相对的两条平行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张拉控制应力下单丝拉索的张拉及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心螺杆(3)的轴向内端的外圆周上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切面,内孔形状与该端穿心螺杆(3)外形相配且有开口并其外圆周上有螺纹的止转短螺杆(8)滑配合在该端穿心螺杆(3)上,该止转短螺杆(8)的外螺纹与穿心螺杆(3)的螺纹方向相反,该止转短螺杆(8)的外螺纹上旋合有限位螺母(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张拉控制应力下单丝拉索的张拉及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心螺杆(3)轴向内端外圆周上两个相互平行切面的长度为:从穿心螺杆(3)的内端面起其长度尺寸不少于两倍端立柱(10)的厚度尺寸,也不大于穿心螺杆(3)总长度尺寸的一半。
6、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低张拉控制应力下单丝拉索的张拉及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紧固螺母(11)内侧的穿心螺杆(3)上设有第二平垫圈(7),指所述的第二紧固螺母(11)内侧的穿心螺杆(3)上从左至右设有第二平垫圈(7)、相互旋合的止转短螺杆(8)和限位螺母(9);所述的第二平垫圈(7)的边缘有至少一条向内侧翻转90°的防螺母松动的止转边,指所述的第二平垫圈(7)的边缘有至少一条向内侧翻转90°的防限位螺母(9)松动的止转边;所述的止转边紧贴该螺母一条边,指所述的止转边紧贴限位螺母(9)的一条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张拉控制应力下单丝拉索的张拉及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平垫圈(7)边缘向外侧翻转90°的防限位螺母(9)松动的止转边为两条,所述的两条止转边紧贴限位螺母(9)相对的两条平行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张拉控制应力下单丝拉索的张拉及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平垫圈(6)固紧在端立柱(10)的外侧,指第一平垫圈(6)经沉头螺栓和设于第一平垫圈(6)上的通孔及设于端立柱(10)的外侧的螺纹孔固紧在端立柱(10)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张拉控制应力下单丝拉索的张拉及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平垫圈(7)固紧在端立柱(10)的内侧,指第二平垫圈(7)经沉头螺栓和设于第二平垫圈(7)上的通孔及设于端立柱(10)的内侧的螺纹孔固紧在端立柱(10)的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798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燥机及洗涤干燥机
- 下一篇:环戊烯用作碳基膜的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