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练字笔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8257.7 | 申请日: | 200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88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廖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鑫 |
主分类号: | B43K3/00 | 分类号: | B43K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040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练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化用品中笔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练字笔,适合于书写手形的矫正。
背景技术
目前,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要想写好字,就是多买字贴多练习。结果:事与愿违,事倍功半,花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离开了字贴,字还是以前的字,依然没有什么改变,慢慢就对练字失去了信心。原因:治标不治本,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书写习惯,练字最根本的是要掌握正确的练字方法,要掌握正确的练字方法,我们首先就要明白为什么有的人字写得好,有的人字不好!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哪儿,他们的差别在哪儿,如错误的握笔姿式和用力方式都可导致字写不好,通过我多年的观察,尤其是自己从写不好字到写好字,短时间变化的切深体会,最终总结出来,要写好字所具备的以下四点:第一:正确的握笔方法;第二:通过手指的发力来控制整个笔的运动,最终完成整个字的书写过程;第三:各手指各尽其能(拇横、食竖、中牵丝)分工明确、灵活、协调;第四:掌握好字的间架结构(如各偏旁部首在整个字中所占比例)。当然,正确的握笔方法绝大多数人都知道,但是,要真正的掌握并领会,直到做到就并不是那么容易了。因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所用到的笔基本上都是圆的;要么是方形,要么是三角形,从各个方向,握笔写字均可以。这样就很容易给初学者造成握笔书写的随意性,尽管他知道正确的握笔方法是怎么样,但却很难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造成一开始写字方法就错,一错再错,长此以往,习惯成自然,最终难以纠正,买了字贴,花了大量时间练习,最终收效甚微,直到放弃,认命自己的字就是这样,怎么练都写不好!练字笔打破了传统的笔是圆形的外观结构特征,打破了一般的笔从各个方向握笔都可以,规定了拇指、食指、中指握笔方向,避免了握笔的随意性,让书写者用练字笔写字就能自然养成三指虎口执笔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灵活、书写效果好及能有效纠正错误的握笔方法的练字笔。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练字笔包括相配装的笔杆体和笔头体,笔杆体、笔头体的内腔穿设有至少一根笔芯体;笔杆体下端设置有用于矫正书写手形握笔位置的第一梯形截面体,并且该第一梯形截面体的长度至少为五毫米;第一梯形截面体下端面离笔头体头部的距离至少为十毫米。
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第一梯形截面体连体制作在笔杆体下端;笔杆体下端还制有能与笔头体上端面相接缝的下端面体;并且该第一梯形截面体起始于该下端面体上。
上述的第一梯形截面体的长度至少为十毫米。
上述的第一梯形截面体延伸于笔杆体的整个长度上。
上述的第一梯形截面体制有能与人体拇指相垂直抵触的梯形直边;还制有能与人体食指相垂直抵触的梯形上底边;并制有能与人体中指相垂直抵触的梯形斜边;并还制有作为自由端的梯形下底边。
上述的梯形下底边与梯形上底边相平行。
上述的梯形上底边与梯形斜边之间形成有夹角α,并且该夹角α的角度值范围为十度至八十五度。
上述的夹角α的角度值为六十度。
上述的笔杆体与笔头体相螺纹旋接;该笔头体上端制有第二梯形截面体,并且该第二梯形截面体与第一梯形截面体的形状相对应一致。
上述的第二梯形截面体逐渐向笔头体头部缩小;上述的笔头体上套装有笔套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笔杆体下端设置有用于矫正书写手形握笔位置的第一梯形截面体,并且该第一梯形截面体的长度至少为五毫米;第一梯形截面体下端面离笔头体头部的距离至少为十毫米。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笔采用三指虎口执笔法外形、外观设计,只有一个正确的握笔方向,避免了书写者握笔的随意性,让书写者在书写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就养成了三指虎口执笔法正确的书写习惯;该笔能使你在书写每一笔的过程中,随时告知你横是否写平,竖是否写直,以及整行字是否写平;该笔能让你通过手指的运动很好的控制整个笔杆,只要各手指的分工发力就能快捷而又流畅的完成整个字的书写过程,从而让书者写起来随心所欲,灵活自如;该笔充分运用了物理上的力学知识,增加了各手指与笔之间的接触面积,让书写者养成通过各手指的分工发力来完成整个字的书写,从而避免了长时间书写给手及手臂带来的酸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配装的竖放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向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笔杆体的竖放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图4的A-A向截面放大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鑫,未经廖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82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试飞测试遥测地面站
- 下一篇:玻璃钢夹砂井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