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头盒转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88432.2 | 申请日: | 200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36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徐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庆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72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头 转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盒体连接装置,尤其与一种接头盒转轴结构有关。
背景技术
光缆接头盒是一种光缆断头连接或分支连接的接续设备,光缆接头盒盒体分为上、下盒体,上、下盒体上都设置轴套,使用连接轴插入轴套将上、下盒体连接。接头盒在光缆接头过程中,为方便接头操作,经常需要将上、下盒体分离,传统接头盒需要将连接轴拔出才能将上、下盒体分离,连接装配时又要将连接轴插入,如此对盒体很容易造成损伤,拆装也很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就是要克服现有光缆接头盒上、下盒体连接机构存在的拆装不便、易造成损伤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拆装方便的接头盒转轴结构装置。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接头盒转轴结构,包括设置于上盒体上的轴套,其特征是:所述的转轴结构还包括连接轴,该连接轴上具有两个与轴线平行并相互平行的平面使连接轴上垂直于轴线的截面呈鼓形,连接轴通过支板与下盒体连为一体,所述的轴套上设置有开口,开口宽度与连接轴上与轴线平行的平面的间距相当形成紧密配合,连接轴位于轴套内腔中。
具有本实用新型的接头盒,上、下盒体需要分离时,只要将轴套开口角度旋转到与连接轴上与轴线平行的平面对齐,连接轴就可以从轴套的开口中推出,实现上、下盒体的分离;相应的上、下盒体需要连接,只要将轴套开口与连接轴上与轴线平行的平面对齐,开口沿连接轴上的平面将轴套压套于连接轴,使连接轴位于轴套内腔中,轴套可以以连接轴为轴旋转,连接轴只有在其上与轴线平行的平面和轴套上的开口方向一致是才能推出轴套,保证了连接轴在轴套内的稳定性。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的上盒体上具有多个同轴的轴套,每一个轴套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轴套上的开口都同向;所述的下盒体上设置有多个同轴的连接轴,连接轴分别位于支板的两侧,连接轴上的轴向平面都同向,支板与轴套交叉装配。
所述的支板数量比轴套数量多一个,支板依次排列,首尾两个支板上的连接轴位于支板的内侧。
所述的轴套与上盒体之间设置有筋,对轴套的位置起加强固定作用。
所述的轴套可以设置于下盒体上,相应的,连接轴可以设置于上盒体上。
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连接轴和盒体连接为一体,使结构更为紧凑,通过轴套开口和连接轴轴向平面配合装配,使盒体的分离拆装容易并不会损坏盒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向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上盒体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上盒体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下盒体的主视图。
图6是图5的B向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于上盒体1上的6个轴套2,和设置于下盒体4上的7个支板3,支板3依次排列,首尾两个支板3的内侧设置有连接轴5,中间5个支板3上两侧设置有连接轴5,各个支板3上的连接轴5都同轴,连接轴5、支板3和下盒体4通过压铸而成连为一体,连接轴5上具有两个与轴线平行并相互平行的平面使连接轴上垂直于轴线的截面呈鼓形;每一个轴套2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形成间隙,轴套2上设置有开口7,开口7宽度与连接轴5的两个平行平面的间距相当形成紧密配合,轴套2与上盒体1之间设置有筋6,支板3与轴套2交叉装配,使支板3插于轴套2间的间隙,连接轴5位于轴套2内腔中。
具有本实用新型的接头盒,上、下盒体需要分离时,只要将轴套开口角度旋转到与连接轴上与轴线平行的平面对齐,连接轴就可以从轴套的开口中推出,实现上、下盒体的分离;相应的上、下盒体需要连接,只要将轴套开口与连接轴上与轴线平行的平面对齐,开口沿连接轴上的平面将轴套压套于连接轴,使连接轴位于轴套内腔中,轴套可以以连接轴为轴旋转。
作为对上述实施方式的补充和完善,轴套2可以设置于下盒体4上,相应的连接轴5可以设置有上盒体1上,轴套2的数量至少是2个,也可以是3个、4个或更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庆,未经徐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84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长时间连续燃烧的家用燃煤炉具
- 下一篇:多功能坐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