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桥梁箱梁底部钢绞线张拉限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89015.X | 申请日: | 200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32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吴宝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3/04 | 分类号: | B28B23/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国清 |
地址: | 150008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梁 底部 钢绞线张拉 限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箱梁底部钢绞线张拉限位用具。
背景技术
现有桥梁箱梁底部钢绞线张拉时,张拉用千斤顶的拉力大,在150吨以上,它的张拉半径达到20cm。而箱梁底部主钢筋与钢绞线轴心距离仅有7.7cm、钢绞线轴心距离底部箱梁台座仅有12.5cm。因此,由于千斤顶直径远大于箱梁底部主钢筋与钢绞线轴心距离,所以千斤顶根本无法水平放置进行钢绞线的张拉。如千斤顶水平放置,千斤顶轴心与钢绞线的轴心不在一条直线上,相差了7.7cm,所以张拉工作无法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箱梁底部主钢筋与钢绞线轴心距离仅有7.7cm、钢绞线轴心距离底部箱梁台座仅有12.5cm,而千斤顶直径远大于箱梁底部主钢筋与钢绞线轴心距离,千斤顶根本无法水平放置进行钢绞线的张拉,如水平放置,千斤顶轴心与钢绞线的轴心不在一条直线上,相差了7.7cm,所以钢绞线的张拉作业无法实施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桥梁箱梁底部钢绞线张拉限位装置,解决上述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由限位体1构成,限位体1为圆形体,限位体1的第一底面10与限位体1的侧面相垂直,限位体1的第二底面11为一斜面,限位体1的第一底面10上设有凹槽3,第一底面10与第二底面11之间的限位体1内开有若干个钢绞线孔2。
本实用新型在限位体1的第二底面11采用倾斜5~7度的斜面,千斤顶随限位体1第二底面11倾斜5~7度的斜面放置,解决了千斤顶直径远大于箱梁底部主钢筋与钢绞线轴心距离无法水平放置和根本无法水平进行的张拉问题,千斤顶轴心与钢绞线的轴心虽然不在一条直线上也能进行张拉作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张拉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右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限位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图中的附图标记4是凹槽3的凸沿,5是箱梁,6是钢绞线,7是箱梁台座,8是底部钢筋,9是千斤顶。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由限位体1构成,限位体1为圆形体(近似圆柱体),限位体1的第一底面10与限位体1的侧面(曲面)相垂直,限位体1的第二底面11为一斜面,限位体1的第一底面10上设有凹槽3,第一底面10与第二底面11之间的限位体1内开有若干个钢绞线孔2。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限位体1第二底面11的倾斜角度与第一底面10构成的夹角α为5~7度。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在限位体1上开有的钢绞线孔2具有一倾斜度,其倾斜角度为3~5度。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限位体1的厚度为3.5~4cm。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限位体1上开有三个、四个、五个或六个钢绞线孔2。钢绞线孔2的个数由钢绞线的条数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90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