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马铃薯水培生产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9090.6 | 申请日: | 200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28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湛;吕典秋;刘尚武;宿飞飞;邱彩玲;李勇;王绍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脱毒苗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31/06 | 分类号: | A01G31/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同恩 |
地址: | 150086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铃薯 水培 生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土栽培马铃薯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水培法栽培马铃薯,是将营养液与培养基质混合在一起,这种方法的缺点是:(1).结薯环境湿度过大,造成马铃薯块茎的气孔外翻,气孔外翻不仅影响薯型美观还导致块茎易感染细菌。(2).种薯块茎水分含量高,收获后容易失水,不容易储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水培法栽培马铃薯存在结薯环境湿度过大,造成马铃薯块茎气孔外翻和块茎水分含量高的问题,提供一种马铃薯水培生产设备。
本实用新型包括水培床支架1、一组水培槽2、支撑板3和培养基质4,一组水培槽2横向并排设置在水培床支架1上,水培槽2的内腔设有支撑板3,支撑板3上设有一组插苗孔31,支撑板3的上面铺设有培养基质4,支撑板3的下面与水培槽2之间的内腔为装营养液5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培槽内的支撑板将马铃薯块茎与营养液分开,避免了结薯环境湿度过大所造成马铃薯块茎气孔外翻,从而减少了马铃薯块茎的细菌感染。同时,还降低了马铃薯块茎水分,使马铃薯块茎易于储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支撑板3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进液管6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由水培床支架1、一组水培槽2、支撑板3和培养基质4,一组水培槽2横向并排设置在水培床支架1上,水培槽2的内腔设有支撑板3,支撑板3上设有一组插苗孔31,支撑板3的上面铺设有培养基质4,支撑板3的下面与水培槽2之间的内腔为装营养液5的空间。支撑板3使马铃薯块茎与营养液分开,避免马铃薯块茎与营养液5接触,营养液5为水培槽2中的迁插苗提供营养。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水培床支架1的床面11纵向倾斜角度为5°~10°,这样设计使营养液5易于循环。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2和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本实施方式还增加有进液管6、蓄液罐7、回液管8、回液槽9和水泵10,蓄液罐7设置在水培床支架1的下面,进液管6上的输入端设置在蓄液罐7内的下部,进液管6上的输出水笼头61设置于水培槽2高坡一端的上方,进液管6的输出水笼头61的数量与水培槽2的数量相同且对应,进液管6上串接有水泵10,回液槽9设置在水培槽2低坡一端的下方,回液槽9上设有排液口91,排液口91与回液管8的输入端连接,回液管8的输出端设置在蓄液罐7的上方。这种设计使营养液5能循环使用,使成本降低。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水培床支架1的床面11纵向倾斜角度为7°。这样设计使营养液5易于循环,7°是最佳倾斜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水培槽2的截面为U型。这样设计使迁插苗接触的营养液5多,利于迁插苗的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支撑板3的颜色为白色或淡黄色。这样的颜色可以有效的反射太阳光,降低了水槽内的温度,节约了降温成本。(现有水培法的设备表面采用黑塑料布遮光模拟暗环境,黑色塑料布吸光吸热,导致设备内的营养液温度高,不利于马铃薯结薯。)
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支撑板3的材质为PC板或苯板。这种材质耐腐蚀、使用寿命长。
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培养基质4为珍珠岩、蛭石、陶粒或细沙。这几种材料颜色都浅,可以有效反射太阳光,降低营养液温度,利于结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参见图1~图3,首先将迁插苗的根茎从支撑板3上的插苗孔31穿入放置在水培槽2内,营养液5装入蓄液罐7内,通过进液管6和水泵10将蓄液罐7中的营养液5输入到每个水培槽2中,营养液5流入回液槽9后通过回液管8流回蓄液罐7中,完成了一次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脱毒苗木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脱毒苗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90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生海龟水下机器人
- 下一篇:快速控制反射镜的机械定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