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室内空气高温消毒灭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9481.8 | 申请日: | 200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93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刘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之龙 |
主分类号: | A61L9/16 | 分类号: | A61L9/16;A61L9/18;A61L2/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空气 高温 消毒 灭菌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消毒灭菌技术,特别是一种环保型红外加热的室内空气高温灭菌装置。
二、背景技术:
通常空气净化大多采用空气过滤器进行过滤,对细菌、病毒等几乎没有什么效果。对空气的消毒,一般有空气消毒灭菌设备或装置,但结构复杂,能耗大,维修费用高,不利于推广应用。目前对某些流行性的病毒或病菌的预防消毒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前段时间流行的非典型肺炎等通常没有什么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预防也大多采取喷过氧乙酸溶液,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作用非常有限。
三、发明内容:
木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上述问题,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消毒时间短,消毒彻底,消毒温度可自由调节,适于医院、药品生产车间、食品加工及各种房屋住宅等场所的室内空气高温消毒灭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下列方式予以实现的:一种室内空气高温消毒灭菌装置,包括壳体4及其内设置的红外线高温空气消毒器5、冷却装置2、循环泵7和11,其特征在于:
A、所说的红外线高温空气消毒器5设计为壳体外套19、中套18和内套17三层结构,该红外线高温空气消毒器由壳体外套19、通过支撑螺杆13和固定螺母12安装于壳体外套19上端盖上的内套17及其内的红外线加热管21、以及壳体外套19和内套17间设置的中套18组成,如图2、3所示。
B、在内套17上端对应的壳体外套19的上端盖和内套17的下端盖上分别设有进气孔15和出气孔20,进、出气孔15和20的设置位置恰好对应于红外线加热管21之间及它们与内套17间的作为空气导流通道23的间隙位置,并且在壳体外套19上端盖的进气孔15和侧面下部分别设有带进气口16的引凤筒14和高温空气的出气口8,如图2所示。
C、内套17下端盖与壳体外套19下端盖间和中套18与壳体外套19上端盖间均设有间隙作为空气流动和空气导流通道22,如图2所示。本技术中的冷却装置是将高温消毒空气进行水冷却降温达到人体能够适应的温度后均匀排入室内使用;而室内使用过的空气再通过循环泵7送到相应的加热装置,使它们在加热装置中高温消毒3~10秒,然后排入大气中。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是:首先,室外的新鲜空气通过引凤筒14的进气口16、壳体外套19上端盖上的进气孔15,进入红外线高温空气消毒器5的内套17中,经过红外线加热管21的高温消毒灭菌,通常温度在500℃左右,在通过红外线加热管21的高温消毒灭菌后的洁净空气,经过内套17的下端盖上的出气孔20进入内套17的下端盖和中套18之间的高温空气导流通道22,然后在中套18和内套17之间的高温空气导流通道22内由下向上流动,当流动到壳体外套19的上端盖时,改变方向(90度角)后再在壳体外套19和中套18之间的高温空气导流通道22内由上而下流动,一直到壳体外套19下端的(高温)出气口8处,接着进入冷却装置2内,进入冷却装置2后,通常是通过3层(或者称为3段)结构的降温处理,在温度降到适合人体的温度后(即到达人体能够适应的温度),在通过冷却装置2的出气口3均匀排入室内使用。而室内使用过的空气再通过循环泵7送到相应的加热装置,使它们在加热装置中高温消毒3~10秒,然后排入大气中。
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消毒时间短,消毒彻底,消毒温度可自由调节,适用于医院、药品生产车间、食品加工及各种房屋住宅等场所使用等特点。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木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木实用新型的红外线高温空气消毒器5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中:1循环管道、2冷却装置、3(冷却装置)出气口、4壳体、5红外线高温空气消毒器、6进气管道、7循环泵、8(高温)出气口、9降温水网、10连接管道、11水循环泵、12固定螺母、13支撑螺杆、14引凤筒(进气口外壳)、15进气孔、16进气口、17内套、18中套、19壳体外套、20出气孔、21红外线加热管、22高温空气导流通道。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如图1-3中所示,一种室内空气高温消毒灭菌装置,包括壳体4及其内设置的红外线高温空气消毒器5、冷却装置2、循环泵7和11,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之龙,未经刘之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94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能节电控制器
- 下一篇:圆柱锂离子电池无缝中心支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