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电控手自一体变速器的操纵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9552.4 | 申请日: | 200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89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郭永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永志 |
主分类号: | B60W10/02 | 分类号: | B60W10/02;B60W10/10;B60W30/1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哈科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吴振刚 |
地址: | 150001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电控手 一体 变速器 操纵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汽车的手自一体变速器的操纵机构,是手动变速器和自动离合器相结合的变速系统,是汽车变速器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属于汽车自动控制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现在市场上的变速器细分为5类:手动变速器(MT)、自动手动变速器(AMT)、无极变速器(CVT)、双离合器变速器(DCT)和自动变速器(AT),各自都有不同的优势。例如,自动变速器的传动效率虽然只有85%,但舒适性好;手动变速器的传动效率高;无极变速器的换挡性能好。智能型自动—手动变速系统冲问世已近10年了,目前主要有3种不同的型式:第一种是以自动变速器的技术为基础,另外加了电子和液压控制装置,允许手动换档;第二种是由普通“H”型换档方式的手动变速器和自动离合器相结合;第三种则更进了一步,它以手动变速箱为基础,把离合器的自动控制和电子—液压顺序换档相结合。
上述不同型式的变速器,其内部结构基本是相同的,像传统的自动变速器一样,它们共同点是没有离合器踏板,只有制动和油门两个踏板。换档过程由电子—液压阀门来控制,而驾驶人可以在手动和全自动换档模式中任选。
目前中国的情况是,许多技术还依靠国外,在变速器的发展上呈现出跳跃式的变化。现在自动变速器主要以AT为主,像吉利、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等公司的汽车都采用AT,其价格十分昂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汽车电控手自一体变速器的操纵机构,在汽车原设计的手动变速器基础上,附加手自一体变速器的操纵机构、自动离合器、电控单元、电机驱动器、传感器、线束、等部件实现手自一体变速器的操纵。本实用新型把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的优点集于一身,非常适合现在汽车市场的需要,也特别符合消费者的心理。
本实用新型由电机带动旋转的滚筒旋转装置、选档装置、换档装置、换档的限位装置、选档、换档传感器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旋转滚筒旋转装置由选档过渡齿1、选档齿2、两个轴承3旋转滚筒4、轴承座5、选档传感器齿6、滚筒盖7、滚筒套8组成;一个9齿齿轮紧固在电机转轴上,该传动源即电机小齿,和选档过渡齿1啮合,选档过渡齿1和选档齿2啮合,两个轴承3通过轴承垫分别固定在滚筒4的两端,滚筒4保持Y轴轴线方向旋转,滚筒盖7、滚筒套8分别安装在旋转滚筒旋转装置的上面;所述的选档装置由滚筒旋转装置、选档传感器齿6、选档滑叉13、摇臂锁紧螺母14、选档传感器9组成;选档滑叉13通过一个圆轴固定在滚筒盖7和下壳体20之间,可自由的滑动;选档滑叉13后端装有个圆柱,滚筒旋转选档滑叉13沿滚筒的梯形沟槽上下移动,选档滑叉13的前端通过摇臂锁紧螺母14与换档轴摇臂16相连,并在选换档导轨15上下滑动;所述的换档装置由换档传感器齿11、换档传感器12、选换档导轨15、换档轴摇臂16、换档过渡齿18、电机小齿19、换档摇臂齿10、换档摇臂17、下壳体20组成;接受电控单元指令,传动源电机小齿19啮合换档摇臂齿10,换档摇臂齿10在换档摇臂17上向左/右旋转,挤压换档摇臂17在下壳体20上向相反方向旋转实现换档。所述的换档的限位装置由换档摇臂齿10、换档摇臂17组成;换档摇臂齿10在换档摇臂17上向左/右旋转,旋转终止时卡在换档摇臂17的限位部位;所述的选档、换档传感器装置由选档传感器齿6、选档传感器9、换档传感器齿11、换档传感器12组成,滚筒旋转时,滚筒4小齿啮合选档传感器齿6,将获取选档的档位信号传给电控单元;换档摇臂齿10在换档摇臂17上旋转,换档摇臂齿10上固定有换档过渡齿18,换档摇臂齿10与换档过渡齿18啮合,换档传感器12获取的档位信号传给到电控单元。
本实用新型是普通“H”型换档方式的手动变速器和自动离合器相结合。采用全新的机械驱动连杆结构及其传动原理。由电控驱动操纵机构实现档位的迅速切换。其优点是:结构新颖、合理,操纵简便、快捷,定位准确、可靠,驱动省力、高效。此结构所用原理是曲柄连杆的死点结构原理,是一种新型的死点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E-E剖视图;
图3为图1的F-F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永志,未经郭永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95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补钙食疗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氧气制备与供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