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联栋温室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9638.7 | 申请日: | 200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87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代永;韩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凤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4;E04H5/08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远东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洪发 |
地址: | 130406***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温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温室,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太阳能联栋温室。
背景技术
现有的温室大棚,其骨架一般是金属管、钢筋混凝土条或者竹木材质。使用金属管的主要缺点是造价高,金属管不耐腐蚀。使用钢筋混凝土条,除了笨重、安装不便外,石灰随水滴落会对作物产生污染和损害。而竹木结构的主要缺点是防火性差,使用寿命短。而在棚体结构方面,现有的温室大棚一般为单体结构,棚与棚之间一般间隔5米左右,不仅造成土地资源浪费,而且由于大棚两侧暴露,保温性较差。另一方面,目前的大跨度温室棚由于骨架选材的原因,一般需要在棚内设置若干根立柱用以支撑骨架,增加了其造价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太阳能联栋温室。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联栋温室是由墙体、梁架、顶板和太阳能热水器构成。其中,在各温室之间有共用墙体,各墙体的上端搭接了梁架,顶板的下端有折轴连接于梁架与后墙体的搭接处,顶板的上部与前墙体连接了采光面板。在顶板与采光面板的铰接屋顶内侧设有管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经管路依次连接地床中的蓄热盘管、循环泵、再连接至太阳能热水器。顶板的上延伸端连接索拉绳、并通过滑轮连接至卷扬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采光面板是由可折式透明材料制成,顶板由硬质保温板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屋顶太阳能热水器之间的管路由软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共用墙体的上顶均有屋顶顺水沟。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联栋温室通过共用墙体形成联体温室,不仅节约材料和土地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能将其集到的热通过蓄热盘管散发到温室内,且由于若干个大棚仅两侧暴露,保温性好。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联栋温室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联栋温室是由墙体1、梁架2、顶板3和太阳能热水器4构成。在各温室之间有共用墙体5,各墙体的上端搭接了梁架2,在共用墙体5的上顶均有屋顶顺水沟16。顶板3的下端有折轴6连接于梁架2与后墙体的搭接处,顶板3的上部与前墙体连接了采光面板7。采光面板7是由可折式透明材料制成,顶板3由硬质保温板制成。在顶板3与采光面板7的铰接屋顶内侧设有管状太阳能热水器4,太阳能热水器4经管路11依次连接地床8中的蓄热盘管9、循环泵10、再连接至太阳能热水器4;在屋顶各太阳能热水器4之间的管路11由软管连接。顶板3的上延伸端12连接索拉绳13、并通过滑轮14连接至卷扬机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凤,未经韩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96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灭火系统压力显示装置的针阀密封结构
- 下一篇:尺带自动定位的卷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