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放风筝用的线拐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89721.4 | 申请日: | 200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55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原德;李慧子;李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原德 |
主分类号: | A63H27/08 | 分类号: | A63H27/08 |
代理公司: | 齐齐哈尔鹤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丽 |
地址: | 161005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风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风筝用的线拐,用于健身娱乐活动的工具,属于放风筝缠线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风筝是一种传统古老的健身娱乐活动工具。但常见放风筝的线拐粗糙,拉力、强度、韧性都很不理想,存在着放线速度慢,遇到大风时收线难的问题,给放风筝的人带来麻烦,影响放风筝人的兴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放风筝用的线拐,使用方便,坚固耐用,不仅放线速度快而且能在大风力的情况下,能很容易、轻松的收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放风筝用的风拐,它由主线板、侧线板、手柄、缠线平槽组成,形状为井字形。主线板和侧线板采用硬质木材刨光制成,在主线板的两端制成小于主线板宽度和厚度的木榫,在两个侧线板的外侧顶端上设有缠线平槽,在两个侧线板的内侧制成木榫槽,与主线板两端的木榫相对应;两个手柄为圆柱形,采用电木棒旋制而成,在两个手柄的中端制成与主线板上的木榫相对应的手柄通孔,先将手柄通孔用胶插入主线板的木榫上靠紧固定,然后再将两侧线板用胶装入主线板的木榫上铆合后形成井字形线拐的整体。
工字形线拐是整体主线板和手柄构成,采取将主线板加长,在手柄的外侧设有缠线平槽,用螺钉直接将手柄固定在主线板的两端,形成工字形线拐的整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结构简单,连接牢固,放线和收线速度快,使用方便,用力均衡,坚固耐用,增强放风筝人员兴趣,适合健身娱乐活动的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井字形线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工字形线拐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主线板 2、侧线板 3、木榫
4、缠线平槽 5、木榫槽 6、手柄
7、手柄通孔 8、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放风筝用的线拐,它由主线板、侧线板、手柄、缠线平槽组成,形状为井字形。主线板(1)和侧线板(2)采用硬质木材刨光制成,在主线板(1)的两端制成小于主线板(1)的宽度和厚度的木榫(3),在两个侧线板(2)的外侧顶端上设有缠线平槽(4),使缠线不脱落,在两个侧线板(2)的内侧制成木榫槽(5),与主线板两端的木榫(3)相对应;两个手柄(6)为圆柱形,采用电木棒旋制而成,不仅有韧性和强度,而且具有一定的光滑度,在两个手柄(6)的中端制成与主线板(1)上的木榫(3)相对应的手柄通孔(7),先将手柄通孔(7)用胶插入主线板(1)的木榫(3)上靠紧固定,然后再将两侧线板(2)用胶装入主线板(1)的木榫(3)上铆合后形成井字形线拐的整体。
实施例2
请参阅图3,工字形线拐是整体主线板(1)和手柄(6)构成的工字形线拐,采取主线板(1)加长,在手柄(6)上的外侧设有缠线平槽(4),用螺钉(8)直接将手柄(6)固定在主线板(1)的两端,形成工字形线拐的整体。
线拐的使用方法:
放飞时,左右手分别轻握同一根手柄,风筝因受放飞线的约束,风筝产生上升力,对放飞产生拉力,随着拉力的增大井字型放线拐,会自动绕手柄轴心大臂旋转,风力越大,要线越多,拉力越大,旋转越快,放线速度就越快。收线时左右手分别握住上下手柄,缠绕线板上放飞线,因为利用杠杆原理,在大风力时,收线快速、轻松、容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原德,未经李原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897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酚A的回收方法和回收设备
- 下一篇:电动式磨指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