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现浇混凝土密肋楼板预制模壳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0070.0 | 申请日: | 200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63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霍起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起家 |
主分类号: | E04G11/40 | 分类号: | E04G11/40;E04B5/3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26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楼板 预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现浇混凝土密肋楼板预制模壳。
背景技术: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是当代建筑工程中最主要和最广泛使用的楼板结构,现浇的各类楼板均有整体性好,抗震能力强的优点,但施工中技术工序比较复杂,浪费很多物力、财力、人力、施工速度较慢,而且现浇混凝土实心楼板自重大,是难以克服的弱点。
现代建筑中,随着人类对空间的追求,大空间的住宅、商服、学校等应运而生。由于实心楼板自重大,应用在大空间当中,需要提高对梁柱尺寸的加大要求,梁柱尺寸的加大,层高空间相应又受到限制,同时提高了施工难度,增加了工程造价。因此,梁板柱结构很难在空间、施工、造价方便得到进一步提高及降耗。
其它应用当中的各种现浇、预制混凝土板,如无粘结预应力板,预制钢筋混凝土装配式楼板、叠合板、以及近年应用的现浇空心管混凝土楼板等,都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优缺点。但共同的缺点是施工难度大,工艺复杂、造价高、需要大型运输及吊装等缺点,空间使用上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造价低、强度高、自重轻、施工方便具有新结构的现浇混凝土密肋楼板预制模壳。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现浇混凝土密肋楼板预制模壳,其组成包括:T形材,所述的T形材倒置设置在模板之间,在所述的倒置T形材的直角边上方设置模板,所述的模板的上方设置带有空心腔的壳体,在相邻壳体之间的模板上布置钢筋,所述的板下表面设置装饰面层。
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密肋楼板预制模壳,所述的模板四边缘有一组半圆锥形或梯形上口小下口大的缺口。
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密肋楼板预制模壳,所述的壳体的纵横截面均为矩形或梯形,所述的壳体的上底面设有米字形凹槽,所述的模板上设有矩形凹槽和肋条。
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密肋楼板预制模壳,所述的T形材倒置设置在模板之间,所述的T形材上设置吊筋,所述的吊筋的一端固定在T形材上,另一端设置在混凝土中。
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密肋楼板预制模壳,所述的壳体侧面有一组未开启的预留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T形材、模板、壳体为工厂化批量预制。此现浇混凝土密肋楼板自重轻,造价低,施工速度快,简单易成,利于推广使用。
2.本实用新型中的预制模壳是一种可替代施工中周转使用的模板,减少支模工序,节约人力、物力、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楼板自重、耗材少、造价低,可满足抗震、防火、隔音等各项要求,易于施工,可大大提高施工效率。有利于推广应用。
3.本实用新型中的壳体降低楼板自重,模板四边缘有一组半圆锥形或梯形上口小下口大的缺口是为了注入混凝土锚固模板,使模板不脱落。壳体的上底面设有米字形凹槽为布置任意方向的管线在板面上穿行,预留圆孔为四个方向的管线在梁中穿行备用。
4.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减少了工程装饰程序,节约人力、物力,使楼板自重轻、耗材少、降低工程造价,由于模板为装饰面材的底板不拆除,使楼板形成空心构造,同时满足防火、隔音、抗震等各项要求,易于施工,有利于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附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附图4是模板2的主视图;
附图5为模板2B-B的剖视图;
附图6为矩形壳体立体图,上面设有米字型凹槽8四侧壁设有大小不等未开启的预留圆孔14;
附图7为梯形壳体3立体图,上面设有米字型凹槽8,四侧壁设有大小不等未开启的预留圆孔14;
附图8为T形材1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现浇混凝土密肋楼板预制模壳,其组成包括:T形材1,所述的T形材1倒置设置在模板2之间,在所述的倒置T形材1的直角边上方设置模板,所述的模板的上方设置带有空心腔的壳体3,在相邻壳体之间的模板上布置钢筋4,所述的板下表面设置装饰面层6。
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密肋楼板预制模壳,所述的模板四边缘有一组半圆锥形或梯形上口小下口大的缺口。
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密肋楼板预制模壳,所述的壳体的纵横截面均为矩形或梯形,所述的壳体的上底面设有米字形凹槽,所述的模板上设有矩形凹槽和肋条。所述的模板、壳体和钢筋都通过浇注混凝土与T形材1的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起家,未经霍起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00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