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均花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0079.1 | 申请日: | 200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45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成;岳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春成 |
主分类号: | A23L1/20 | 分类号: | A23L1/20;A23C20/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哈科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崔东辉 |
地址: | 150010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均花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设备,具体说就是一种制作豆制品时用于点脑破碎的均花机。
技术背景
在豆制品的加工过程中,打脑是关键工序。目前打脑设备通常采用人工手持竹扫帚上下搅动或采用简单机械传动立杆从上方伸到罐体内转动旋转叶片碎脑,每搅拌一次立杆和叶片就要取出一次。这样的人工操作费时费力,工艺落后,打扫卫生困难,操作不方便,不利于规模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豆制品生产过程的点脑、均花连续工作的高效率的均花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并列设置的浆罐体1、进浆管路2、放浆管路5和传动旋转系统11组成的。机架8上支撑着浆罐体1,浆罐体1的上部安装进浆管路2,进浆管路2的前端设置进浆阀3,浆罐体1的下部安装放浆管路5,放浆管路5的前端设置放浆阀4,传动旋转系统11设置在浆罐体1的下部外侧。传动旋转系统11由电动机6、三角带7、驱动传动轴10和叶片轮9组成。电动机6连接三角带7,三角带7连接驱动传动轴10,驱动传动轴10连接叶片轮9。驱动传动轴10和叶片轮9置于浆罐体1内。本实用新型还有以下技术特征:
(1)所述的浆罐体1并列设置三个、四个或五个。
(2)所述的每个浆罐体1均配置一套传动旋转系统11。
本实用新型均花机是豆制品加工设备中的一种新型机械装置,弥补了手工操作的不足,节省人工,清洁方便,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分体组合结构,三个相同的浆罐体1由机架8支撑在同一平面上。浆罐体1的外部上方安装进浆管路3,进浆管路3上设置进浆阀2,浆罐体外部下方安装放浆管路5,放浆管路5上设置放浆阀4,浆罐体1的内部底面安装传动轴10,传动轴10上安装叶片轮9,浆罐体1的底面外部设置电动机6,电动机6连接三角带7,电动机6通过三角带7驱动传动轴10,传动轴10带动叶片轮9转动。
本实用新型均花机的工作过程如下:三个浆罐体交替运行,分别为:注浆、点脑、均花、放浆脑。工作程序是这样的:向第一个浆罐体内注浆时,第二个浆罐体是点脑均花,第三个浆罐体正在向外放脑浆。向第三个浆罐体注浆时,第一个浆罐体正在点脑均花,第二个浆罐体向外放脑浆。向第二个浆罐体内注浆时,第三个浆罐体正在点脑均花,第一个浆罐体正在向外放浆脑。如此循环往复,实现连续不断地注浆、点脑、均花、放浆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春成,未经王春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00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缩放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音膜与压电片粘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