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制叠合楼板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90237.3 | 申请日: | 2008-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78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清;姜洪斌;耿永常;阎红缨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宇辉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17 | 分类号: | E04B5/17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25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叠合 楼板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适合于住宅产业化的预制混凝土结构的预制叠合楼板。
二、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建筑结构中,除了梁柱剪力墙主体承重结构外还有大量的混凝土楼板这种主要受力构件,按照传统的建筑结构建造方式,这些楼板一般采用整体现浇、或铺设预制空心楼板的传统施工方式,其中现浇楼板具有整体性强、受力性能好的优点,但施工较为复杂,现场基本还采用支模板、绑扎钢筋、现场浇注混凝土的复杂施工方式。而预制空心楼板虽然施工简便,但整体性较差。
按照住宅产业化的建设方式,主体结构如梁柱剪力墙等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结构构件按照一定的方式划分为结构部品,结构部品为工厂预制,施工现场采用吊装安装,因此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方式也应适合于主体结构的这种建造方式,才能使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满足装配式施工工法的基本程序。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叠合楼板,这种预制叠合楼板用于解决现有的混凝土楼板施工复杂,受力性不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预制叠合楼板由预制混凝土底板、后浇叠合层、界面连接钢筋桁架和板端突出组成,预制混凝土底板含有楼板的全部板底配筋,沿板边缘布置板端突出;界面连接钢筋桁架为焊接钢筋桁架形式,其与板端突出相对应配置,界面连接钢筋桁架部分预埋于预制混凝土底板,部分露出底板的顶面,界面连接钢筋桁架露出底板的部分浇注于后浇叠合层内。
上述方案中的界面连接钢筋桁架的下半部预埋于预制混凝土底板,上半部露出底板的顶面。
上述方案中的板端突出为板端混凝土预制时的水平突出部位,板端突出预留于支撑结构的预留钢筋空隙处,沿板对边边缘一定间距对应布置,支撑长度为板的突出长度。
上述方案中的板端突出在预制混凝土底板的对边对应设置。所述的界面连接钢筋桁架纵横双向布置。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适合于住宅产业化的建造特点,采用预制叠合楼板的方法生产、现场吊装安装并后浇叠合层的方式施工,建造过程连接性能可靠、施工质量易于保证,充分避免了原始施工方式的种种弊病,使现场施工环境和条件大大改善,施工速度大大加快。
2、本实用新型非板端突出部位预制混凝土底板的板底配筋伸出至板边缘,该部位与后浇叠合层同时浇注混凝土,并通过和支撑结构的预留钢筋互相锚固,加强板的支座整体性;相邻预制叠合楼板支撑于同一支撑结构时,两板之间预留一定的安装调整缝隙,此时板端突出为支撑结构宽度的一半,此处的板负弯矩钢筋可跨越支撑结构布置,从而实现板的支撑和受力连续性。
3、本实用新型有利于环保节能,适合于大规模建造,有利于降低建造成本、节约建设资金。
四、附图说明:
图1为预制叠合楼板的主视图;
图2为预制叠合楼板的俯视图;
图3为相邻的预制叠合楼板间连接结构示意图。
1预制混凝土底板2后浇叠合层3界面连接钢筋桁架4板端突出
5板底配筋6支撑结构7支撑结构预留钢筋8相邻预制叠合楼板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预制叠合楼板由预制混凝土底板1、界面连接钢筋桁架3、板端突出4、后浇叠合层2组成,预制混凝土底板1含有楼板的全部板底配筋5,沿板边缘一定间距布置板端突出4,板端突出4为板端混凝土预制时的水平突出部位,板端突出预留于支撑结构的预留钢筋空隙处,支撑长度为板的突出长度。界面连接钢筋桁架3为焊接钢筋桁架形式,界面连接钢筋桁架3下半部预埋于预制混凝土底板1,上半部露出底板1的顶面。预制混凝土底板1及其板底配筋5、界面连接钢筋桁架3和板端突出4在工厂中整体预制,即界面连接钢筋桁架3的下半部分和板底配筋5在预制时已经配置于预制混凝土底板1中,施工现场采用吊装安装。后浇叠合层2在上述组成部分在工厂预制完成、吊装至支撑结构上、并铺设后浇叠合层内的配筋及设备管线完毕后浇注,浇注后界面连接钢筋桁架3露出预制混凝土底板的上半部分浇注于后浇叠合层2内,起到连接预制混凝土底板1和后浇叠合层2混凝土、界面抗剪的作用,并同时起到架立板顶配筋和加强板端突出4的作用,增加预制混凝土底板1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宇辉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宇辉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02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