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烧秆壳的热水取暖炉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0552.6 | 申请日: | 2008-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54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田立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立忠 |
主分类号: | F24B1/183 | 分类号: | F24B1/183;F24B1/19;F24B9/04 |
代理公司: | 双鸭山欣合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志坚 |
地址: | 155600***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 热水 暖炉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炉具,尤其是一种燃烧秆壳的取暖炉。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由原来的草房和小居住面积,逐渐地发展为大居住面积,甚至是一二百平米的楼房,因而传统的取暖方式函待改变,因此出现了利用农作物的剩余杆棵为燃料的热水取暖炉,但是通常是以易燃烧的秸秆等为燃料,而且采用的是直燃明火燃烧方式,因为是直燃明火燃烧,燃烧的快,需要不断地加燃料,供风系统不尽合理,易冒烟,污染室内环境,热效率低,保温时间短,而且对于一些不易燃烧,不易起明火的稻壳、瓜子皮、牛粪、玉米芯等农作物剩余物无法利用,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烧秆壳的热水取暖炉,该燃烧秆壳的热水取暖炉不但能理想的时间内将暖气烧热,而且是焖火燃烧方式,能广泛地利用稻壳、瓜子皮、牛粪、玉米芯、树皮树叶、豆秸、玉米秸各种杂草等可燃物料。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是由炉筒、内胆、供风管、炉篦和落灰膛组成,炉筒为六边形,是由外炉筒壁、内炉筒壁、上封闭板、炉盖和排烟口组成,外炉筒壁和内炉筒壁配合,上封闭板有夹壁水套,且与炉筒上部配合焊固,下部封边焊固,外炉筒壁和内炉筒壁间构成夹壁水套,靠近底边有进风管光孔,侧底部有回水管,且与炉筒壁间构成夹壁水套相通,上封闭板上有出水管,且与水套相通,炉盖与上封闭板中心圆口配合,排烟口与上封闭板配合焊固,且与炉筒内腔相通,内胆由加热圈和加热管组成,四个加热圈和加热管的结构和安装工艺相同,以一个为例,相同的六根加热管一端与加热圈外经配合焊固,且管径相通,相同的六根加热管另一端与内炉筒壁配合焊固,且与外炉筒壁和内炉筒壁间构成的夹壁水套相通,供风管由主供风管和三根支供风管组成,三根支供风管上有若干通风光孔,三根支供风管一端与主供风管配合,且与主供风管相通,主供风管与炉筒上靠近底边的进风管光孔配合焊固,且与炉筒内腔相通,炉座由储灰室、出灰室和封闭盖板组成,炉篦与储灰室上口配合,出灰室上口有水封曹,封闭盖板与水封曹配合,炉筒与炉篦和储灰室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采取了焖火燃烧方式,设计了六角形炉筒,加热圈通过六根热水管与炉筒水套相通构成炉胆,三根风管分层供风的结构,升温快,一般在三十分钟完成一个热交换循环,热效率高,撤风后保持恒温十余小时,节约燃料百分之四十至五十,不含焦油,无气味,不污染室内环境,能广泛地利用稻壳、瓜子皮、牛粪、玉米芯、树皮树叶、豆秸、玉米秸各种杂草等可燃物料。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B-B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参照图1、图2,图3、图4,是由炉筒、内胆、供风管、炉篦和落灰膛组成,炉筒为六边形,是由外炉筒壁18、内炉筒壁19、上封闭板20、炉盖1和排烟口4组成,外炉筒壁18和内炉筒壁19配合,上封闭板20有夹壁水套,且与炉筒上部配合焊固,下部封边焊固,外炉筒壁18和内炉筒壁19间构成夹壁水套,靠近底边有进风管光孔,侧底部有回水管8,且与炉筒壁间构成夹壁水套相通,上封闭板20上有出水管3,且与水套相通,炉盖1与上封闭板20中心圆口配合,排烟口4与上封闭板20配合焊固,且与炉筒内腔相通,内胆由加热圈和加热管组成,四个加热圈和加热管的结构和安装工艺相同,以一个为例,与加热管16相同的六根加热管一端与加热圈5外经配合焊固,且管径相通,与加热管16相同的六根加热管另一端与内炉筒壁配合焊固,且与外炉筒壁18和内炉筒壁19间构成的夹壁水套相通,供风管由主供风管21和三根支供风管6、7、17组成,三根支供风管6、7、17上有若干通风光孔,三根支供风管6、7、17一端与主供风管21配合,且与主供风管21相通,主供风管21与炉筒上靠近底边的进风管光孔配合焊固,且与炉筒内腔相通,炉座10由储灰室11、出灰室15和封闭盖板13组成,炉篦9与储灰室11上口配合,出灰室15上口有水封曹12,封闭盖板13与水封曹12配合,炉筒与炉篦9和储灰室11配合,使用方法是:当点炉时,打开炉盖1,将桔杆状燃料粉碎后,或将壳类和不需粉碎的燃料,如稻壳、瓜子皮、牛粪、树叶等,填到炉筒内腔中压实,从底部点燃,盖上炉盖1,开动风机,这时风经主供风管21、三个支供风管6、7、17上的若干个风孔供风,使燃料迅速点燃,燃尽的燃料灰经炉篦9落到落灰堂11中,当落灰堂11中燃料灰满了时,用手握住扣手14打开密封盖13,从出灰堂15中将燃料灰陶出即可,加热后的温水经出水管3、换热器(暖气片)到回水管8进行热交换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立忠,未经田立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05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