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线形迷宫式往复炉排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91009.8 | 申请日: | 200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92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董珊;王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宏特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H11/00 | 分类号: | F23H1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毕志铭 |
地址: | 150090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线 迷宫 往复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往复炉排模块。
背景技术
往复炉排是在固定阶梯式炉排的基础上,为使燃烧过程机械化而发展起来的。利用倾斜往复炉排的燃烧方式的年代已经很久了,至今,炉排的种类和炉排片的形式有很多种。由于往复炉排上煤的燃烧特性,炉排片始终处于高温环境中,炉排片易于烧损、漏煤,是往复炉排较难克服的问题,因而往复炉排的结构、材料、制造、安装质量等,对于往复炉排的安全、经济运行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炉排片的耐热度取决于材质的耐热度和结构的冷却比(即受热面与冷却面之比)。在材质上,按照整体炉排面上的温度分布,高温区采用耐热合金钢炉排片,温度较低区采用中硅耐热铸铁炉排片。炉排片结构形状的设计,除主要考虑冷却比以外,还要求炉排通风缝隙的均匀性,适宜的炉排通风活断面,创造出有利于空气对炉排冷却的条件,并使空气均匀扩散到燃料表面,以利于燃烧,另外要防止漏煤。但现有的炉排模块存在冷却比不适当、没有设置空气流通活断面、漏煤量大、安装不方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炉排模块存在冷却比不适当、没有设置空气流通活断面、漏煤量大、安装不方便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折线形迷宫式往复炉排模块。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炉排模块由左侧边炉排片、第一中间炉排片、第二中间炉排片和右侧阴性炉排片组成,所述左侧边炉排片左部的下端面上设有第一卡槽,左侧边炉排片的前端面上由左至右依次相间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凸棱;所述第一中间炉排片左部的下端面上设有第二卡槽,第一中间炉排片的前端面上由左至右依次相间设有第二前凹槽、第二前凸棱,第一中间炉排片的后端面上由左至右依次相间设有第二后凸棱、第二后凹槽;所述第二中间炉排片左部的下端面上设有第三卡槽,第二中间炉排片的前端面上由左至右依次相间设有第三前凹槽、第三前凸棱,第一中间炉排片的后端面上由左至右依次相间设有第三后凸棱、第三后凹槽;右侧阴性炉排片左部的下端面上设有第五卡槽,右侧阴性炉排片的后端面上由左至右依次相间设有第五凸棱、第五凹槽,右侧阴性炉排片的前端面上设有第五长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后凸棱之间以及第一凸棱与第二后凹槽之间相互插接,第二前凹槽与第三后凸棱之间以及第二前凸棱与第三后凹槽之间相互插接,第三前凹槽与第五凸棱之间以及第三前凸棱与第五凹槽之间相互插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炉排模块由左侧边炉排片、第一中间炉排片、第二中间炉排片和右侧阳性炉排片组成,所述左侧边炉排片左部的下端面上设有第一卡槽,左侧边炉排片的前端面上由左至右依次相间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凸棱;所述第一中间炉排片左部的下端面上设有第二卡槽,第一中间炉排片的前端面上由左至右依次相间设有第二前凹槽、第二前凸棱,第一中间炉排片的后端面上由左至右依次相间设有第二后凸棱、第二后凹槽;所述第二中间炉排片左部的下端面上设有第三卡槽,第二中间炉排片的前端面上由左至右依次相间设有第三前凹槽、第三前凸棱,第一中间炉排片的后端面上由左至右依次相间设有第三后凸棱、第三后凹槽;右侧阳性炉排片左部的下端面上设有第七卡槽,右侧阳性炉排片的后端面上由左至右依次相间设有第七凸棱、第七凹槽,右侧阳性炉排片的前端面上设有第七长凸棱;第一凹槽与第二后凸棱之间以及第一凸棱与第二后凹槽之间相互插接,第二前凹槽与第三后凸棱之间以及第二前凸棱与第三后凹槽之间相互插接,第三前凹槽与第七凸棱之间以及第三前凸棱与第七凹槽之间相互插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宏特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宏特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10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立式烟气脱硝反应器
- 下一篇:全自动麻将机推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