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套装组合式电机皮带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1178.1 | 申请日: | 200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93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宋颜生;张志龙;边璞;高亚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36 | 分类号: | F16H55/36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成 |
地址: | 163453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装 组合式 电机 皮带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油机井电动机输出轴上的动力传递部件,具体 的说是涉及一种抽油机井电动机套装组合式电机皮带轮。
背景技术
在采油生产中,动力的来源方式最广泛的是靠电机输出轴上的皮 带轮将动力传递到下一个机构,例如抽油机带动抽油杆上下往复运 动,是由电机在输出轴上的皮带轮及皮带依次驱动减速器、曲柄连杆 机构,将电机轴的转动转换成抽油机驴头的上下往复运动,再带动柱 塞上下运动完成抽油的工作。而在采油生产中,需要随时根据井下压 差调整抽油机的工作参数,以保证采油生产的顺利进行,例如抽油机 冲次的调整,就是通过更换不同直径的电机皮带轮来完成。而传统的 更换方法是用机械拔轮器或人工砸轮的方法强行拆下原皮带轮后,再 安装新的皮带轮。这种方法容易损伤皮带轮轮廓及锁紧螺帽,影响下 次使用,同时工人劳动强度较大,据统计更换一次皮带轮需要2小时 最少三个人的配合才能完成,而且还要用吊车等辅助设备,造成生产 成本的增加,操作麻烦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即降低生产成本,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更换皮带 轮的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套装组合式电机皮带轮,该轮安 装方便快捷,成本及劳动强度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套装组合式电机皮带轮,包括安 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的基础轮,所述的基础轮外径套装附加轮并由径向 均布于两轮轮毂处的螺栓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基础轮外 径直接套装附加轮,不必对电机上的皮带轮进行拆卸,这种更换方式, 避免机械更换及人工更换造成的皮带轮损伤,使皮带轮的使用寿命延 长,可有效地防止操作时事故的发生,操作简单方便,既降低生产成 本,又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操作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套装组合式电机皮带轮的结构示意图。
1-基础轮 2-附加轮 3-螺栓
实时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所示,该套装组合式电机皮带轮,是在基础轮1的外径上 直接套装附加轮2,两轮的轮毂上有互相对应的均布的螺纹孔,并由 螺栓3径向固定。螺栓3的数量可根据两个皮带轮的实际轮毂尺寸及 传递扭矩调整,当轮毂尺寸及传递扭矩较大时,可对称增加,反之可 减少,在本例中,螺栓3的数量为8个。附加轮2的内径理论尺寸应 与基础轮1的外径理论尺寸相同,且保证基础轮1能套入附加轮2的 孔内,为了转动运行平稳,其间隙不能过大,能装入即可;固定螺栓 3采用内六角螺栓并加弹簧垫,防止螺栓退扣。
这种通过在以安装的电机皮带轮的外径上套装另一个皮带轮,达 到调整抽油机参数更换方式,避免了机械更换及人工更换造成的皮带 轮损伤,使皮带轮的使用寿命延长,可有效地防止操作时事故的发生, 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既降低生产成本,又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操作 效率又大大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11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整体重型卧式车床尾座
- 下一篇:一种雷达的天线模拟/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