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端子连接器接头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1761.2 | 申请日: | 2008-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17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郑允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世华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16 | 分类号: | H01R12/16;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721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子 连接器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电于连接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不需要进行排线和接线端子之间通过焊接进行电连接的一种新型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的日新月异,使其组件均朝小体积且低成本的目标发展。由于电器系统的线路皆相当复杂,软排线用连接器也就被视为传输信号最实用的连接装置之一。除此之外,为方便电器系统的生产及维修,大多的电路配置是以功能性来做区隔,再予联结。此种方式,也有利于日后电器系统的升级或维修。而软排线用连接器则是为不同功能电路作电性联结时所采用的相当普遍的方法之一。柔性扁平线缆作为连接元件广泛地应用于电子设备(例如笔记本电脑)中,以控制电子设备的整体大小。传统的柔性扁平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收容于绝缘本体的端子及装配在绝缘本体上与端子电性连接的柔性扁平线缆。通常,每个柔性扁平线缆包括若干分离的扁平导体和一对覆盖在导体相对表面的绝缘层。导体延伸出绝缘层的前端形成连接部。连接部插入绝缘本体并焊接到相应的端子上,由于柔性扁平线缆比较轻薄,难于固定且很难被可靠地焊接到对应端子上,从而使焊接点达不到优良品质而影响信号的传输。综上所述,需要一个改良的柔性扁平线缆连接器组件来克服当前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锁定的连接器公座,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锁定件,且锁定为连体式,实用灵活方便、可以长期使用、组装工序简单。该接头在装配过程中,不需要使用端子,直接通过切割外露的线芯代替端子进行连接。
为了达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包括以下技术内容:一种无端子连接器接头,包括上壳和下壳扣合而成的外壳和设置在该外壳中的胶芯,该胶芯中固定有塞垫、以及用于导通电路的排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线的一端的线芯外露,且该部分粘贴在胶芯中部的凹陷部分中,该凹陷部分的两侧设有滑槽,该滑槽与塞垫的两侧相配合。
所述的外壳的两侧分别设有锁止片,该锁止片为U形且该U形的一边长,另外一边短。较短的一边插入胶芯中的定位槽中,较长的一边顶端设有小钩,该小钩扣接在外壳两端侧壁上的定位孔中。
胶芯两侧设有开锁手柄,该开锁手柄与与锁止片较长一端连接,其上的小钩由开锁手柄下端的通孔中伸出。
所述的外壳其上壳和下壳均为不锈钢制成。
一种无端子连接器接头,包括上壳和下壳扣合而成的外壳和设置在该外壳中的胶芯,该胶芯中固定有塞垫、以及用于导通电路的排线,所述的排线的一端的线芯外露,可以使用特制的切割工具切割排线。然后将上述的排线线芯外露的部分粘贴在塞垫上,胶芯上设有凹陷部分,该凹陷部分的两侧设有滑槽,该滑槽与塞垫的两侧相配合。
所述的外壳的两侧分别设有锁止片,该锁止片为U形且该U形的一边长,另外一边短。较短的一边插入胶芯中的定位槽中,较长的一边顶端设有小钩,该小钩扣接在外壳两端侧壁上的定位孔中。
胶芯两侧设有开锁手柄,该开锁手柄与与锁止片较长一端连接,其上的小钩由开锁手柄下端的通孔中伸出。
所述的外壳其上壳和下壳均为不锈钢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获得了以下技术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将排线的一段切割后,使其线芯外露之后粘接到胶芯或者塞垫上的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接头,省去了端子以及端子与排线焊接的过程,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其生产工艺更加简单。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在连接器接头的两侧设置锁止片的结构,使得上述的连接器插头在插入连接器插座的时候,可以自动锁定,这种结构可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插头和插座之间的松动,而导致的接触不良的问题,大幅提高了电连接的可靠性。通过采用在胶芯的两侧设置开锁手柄,使上述的连接器插头可以方便地从连接器插座上拆下,增加了使用灵活性。
总之,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的一系列结构改进,提供了一种生产工艺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可以长期使用,且组装工序简单的连接器接头,该接头还具有耐高温和低温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胶芯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锁止片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锁止片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世华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世华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17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斜板式蝶阀
- 下一篇:改良盐渍土壤建造生态园林景观复合结构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