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条形码扫描器中的CCD模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2133.6 | 申请日: | 2008-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68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晓东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维邦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莉 |
地址: | 518040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条形码 扫描器 中的 ccd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条形扫描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条形码扫描器中的CCD模组。
背景技术
现有条形扫描器有激光和红外两种扫描器。其主要是通过CCD传感器感应条形码上的图形信息。扫描器内有用于采集反馈光信号的感光CCD模组。扫描器中光源发出的光通过透镜照向条形码,从条形码反射到扫描器内的光线由CCD传感器采集后,经模数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现有扫描器的问题是当扫描器离条形码较远时扫描器无法正确读取条形码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条形码扫描器中的CCD模组,该CCD模组用于解决现有扫描器不能进行较远距离扫描读取信息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条形码扫描器中的CCD模组,包括CCD传感器和将采集条形码信息的反射光线投射到CCD传感器上的镜头,
所述模组还包括作为照射条形码光源的LED、折射调整LED发出光线的路径的聚光镜、反射调整LED发出光线路径的反光镜、传感器固定板以及供嵌置上述各部件的外壳;
镜头设于外壳内部的前端;聚光镜有两个,聚光镜设于镜头两侧;在聚光镜聚光内侧边设有LED,在LED的灯头上方设有将LED发出的光线反射至聚光镜的反光镜;所述CCD传感器固定在传感器固定板上,并处于镜头的折射范围内;传感器固定板设于所述外壳尾端。
其中:所述外壳由底壳和面壳扣合而成。
其中:所述CCD模组还包括AD转换板,AD转换板固定在所述面壳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设置了LED,4个LED发出的光线通过聚光镜折射调整后,照在条形码上。LED可以发出较强的光线,光线经过聚光镜聚光可以照射到较远距离的条码上,被条形码反射回来的红外信号通过镜头聚焦后投射至CCD传感器上并进行信号处理,即CCD模组进行信息识别。其不但具有适用较远扫描距离的优点,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俯向视角的立体图。
图2是仰面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仰面视角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俯向视角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条形码扫描器中的CCD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下,其整体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
光学系统可采用了四颗高亮度的LED、两颗反光镜2、一组镜头5和聚光镜4,使得远在5cm至60cm条形码的影像可以有效成像到CCD传感器的上面。
在模数转换的电路方面,采用EM78P458单片机取代了传统的A/D电路设计;使得A/D转换的速度和效率大大提高。
如图3和图4所示,该CCD模组由面壳1和底壳3构成作为外壳的外壳和AD转换板9、传感器固定板7、CCD传感器8、反光镜2、镜头5、LED6和聚光镜4等部件组成。面壳1与底壳3相扣合组成外壳,CCD传感器2固定于面壳1与底壳3的后端位置,形成外壳部分。组合好的外壳和AD转换板9固定,AD转换板9上的LED6对应底壳3的相应位置扣好,以螺钉固定。将传感器固定板7与AD转换板9对接处焊接好。
两片反光镜2对应面壳1的相应位置,平行嵌入。镜头5固定于底壳3前端的中间卡槽30内。两片聚光镜4对准底壳3前端的左右两个第二卡槽31固定好。CCD传感器8对应传感器固定板7的引脚位置对接并焊接好。装好CCD传感器的传感器固定板7对应CCD模组后端的第三卡槽32位置卡好。将面壳1扣入底壳3并压紧,以螺钉固定。LED6对应AD转换板9的相应位置焊接好。组合好的外壳和AD转换板9固定,AD转换板9上的LED6对应底壳3的相应位置扣好,以螺钉固定。上述部件组装完成后再将传感器固定板7与AD转换板9对接处焊接好,即完成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组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参看图5,图中虚线为反馈到CCD传感器上的光线。4个LED成30度角出光至反光镜2,通过反光镜2平行PCB板直射至前端两颗聚光镜4上,通过聚光镜4聚光形成一条集中的、明亮的光带照射到条形码10上,被条形码10反射回来的信号通过镜头5聚焦后投射至CCD传感器8上,CCD传感器8把光学信号转成电信号传给AD转换板7,AD转换板7把模拟信号进行滤波、整形处理后转成数字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晓东,未经徐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21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剥皮机中置玉米收获机
- 下一篇:三驱动球形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