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92849.6 | 申请日: | 200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57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林杰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伯硕 |
地址: | 523808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组合连接的电池组。
背景技术
锂聚合物离子(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具有广泛的动力型应用前景。例如,应用在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电动自行车等产品上。
现有技术中,为了满足不同需要的电压和能量要求,锂离子电池由电芯串、并联组合而成,锂离子电池内部采用电芯多串多并的组合方式,将电芯的极耳串、并联以成为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锂离子电池大都采用厚度较薄的极耳作为正负极,一般采用焊接的方法将电芯的极耳进行串、并联。焊接不但操作难度大,还由于高温时间长可使电芯的性能受到不利影响。于是,专利号为2006200011929的安全型电池组装配结构提供了一种电芯极耳连接的新结构。该结构将一组电芯的极耳分别固定在极耳上方的绝缘转接板上,绝缘转接板固定连接于容置电芯的外壳,在转接板上形成串或并联之连接,并且固定的方法用螺钉固定。这种结构避开了焊接,但其结构比较复杂,特别是组装时操作繁琐。因此,锂离子电池电芯极耳的串并联的连接结构还要不断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极耳连接不需焊接、组装时操作简便的电池组。
构造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组,技术方案是:其包括多个电芯,并将其容置于盒体之中,所述多个电芯的正负极耳串联或并联连接,在电芯所述极耳之间插卡筒状金属弹片以实现极耳的连接,将多个电芯串并联组合成电池组。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阐述,所述筒状金属弹片筒体两端开口,顺着筒体的长度方向的筒壁开制一开口,筒壁顺开口张开;与开口相对的筒壁压制成平面状的底壁,该底壁平面与电芯极耳伸出端的台阶面相吻合,便于筒状金属弹片插卡时与电芯极耳伸出端台阶面定位,可方便地将筒状金属弹片插卡于极耳间;与开口相连的两侧壁呈向壁外鼓出的弧形弯曲,鼓出的弧形弯曲侧壁与电芯极耳接触导接。
所述筒壁开口处的壁缘向其外侧弯折伸出,以利于保持整个筒体的弹性状态,钳住电芯极耳及电池组电极。
所述筒状金属弹片用铜合金制作。
所述盒体通过隔板分隔成多层空间,电芯位于彼此隔板形成的空间内。
所述盒体两端开口,设置底盖与底端紧固;盒体上端即极耳伸出端设置上盖与盒体紧固。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的效果在于:其一,电芯正负极耳串联或并联连接通过极耳之间插卡筒状金属弹片得以实现,不用焊接,避免了焊接的高温对电芯性能变差的不良影响;其二,在电芯极耳之间插卡筒状金属弹片导接,操作简便,将多个电芯串并联组合成电池组结构更简单更适用;其三,筒状金属弹片的开口相对的筒壁压制成平面状的底壁,该底壁平面与电芯极耳伸出端的台阶面相吻合,便于筒状金属弹片插卡时与电芯极耳伸出端台阶面定位;其四,与开口相连的两侧壁呈向壁外鼓出的弧形弯曲,该鼓出的弧形弯曲侧壁与电芯极耳可保持良好接触导接。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筒状金属弹片结构示意图;
图3、筒状金属弹片横截面A-A示意图;
图4、筒状金属弹片与极耳连接示意图。
图中:1、盒体,2、极耳,3、台阶面,4、筒状金属弹片,5、开口,6、底壁,7、侧壁,8、弯折,9、上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组,结构中包括多个电芯,并将其容置于盒体1之中,所述多个电芯的正负极耳2串联或并联连接,在电芯所述极耳2之间插卡筒状金属弹片4以实现极耳彼此的连接,将多个电芯并联组合成电池组。
如图2所示,所述筒状金属弹片4筒体两端开口,顺着筒体的长度方向的筒壁开制一开口5,筒壁顺开口5张开;与开口5相对的筒壁压制成平面状的底壁6,该底壁6平面与电芯极耳2伸出端的台阶面3相吻合,便于筒状金属弹片4插卡时与电芯极耳2伸出端台阶面3定位,可方便地将筒状金属弹片4插卡于极耳2间;与开口5相连的两侧壁7呈向壁外鼓出的弧形弯曲,鼓出的弧形弯曲侧壁7与电芯极耳2接触导接。
所述筒壁开口5处的壁缘向其外侧弯折以形成弯折8,以利于保持整个筒体的弹性状态,钳住电芯极耳2及电池组电极。
所述筒状金属弹片4用铜合金制作。
所述盒体1通过隔板分隔成多层空间,电芯位于彼此隔板形成的空间内。
所述盒体1两端开口,设置底盖与底端紧固;盒体1上端即极耳3伸出端设置上盖9与盒体1紧固,上盖9对着极耳3与筒状金属弹片4的接触部设置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28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节可伸缩式天线
- 下一篇:生产无极灯的内管沾涂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