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激光成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3207.8 | 申请日: | 200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94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小平;兰光明 |
主分类号: | G03G21/00 | 分类号: | G03G21/00;G03G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布***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成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影像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激光打印机、激光传真机、激光复印机、激光晒图仪等设备之硒鼓部分的改进。
【背景技术】
激光成像的工作原理是首先把电脑传来的打印信号转化为脉冲信号传送到激光器,由充电棍对感光鼓芯表面均匀充电,激光器射出激光抵消鼓芯上图像部位的电荷,然后将磁辊上的碳粉通过静电原理吸附到鼓芯上,再通过转印辊进行转印,由于转印辊上所带的电压高于鼓芯上的电压,使鼓芯上的碳粉被拉到纸张上,加温加压后使碳粉熔化渗入纸张的纤维中,完成整个成像过程。其成型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送粉器2、显影辊3、出粉刀4、感光鼓芯7、充电辊5、清洁刮刀8等,一次影像完成后,清洁刮刀8必须把感光鼓芯7上之上一幅图案遗留下来的残余碳粉刮掉,存入废粉仓中。然后充电辊5再一次对感光鼓芯7表面充电,清除一次成像后的残余电位,然后才能进行第二次影像工作。目前现有充电辊5结构包括以金属导电材料做基体的辊芯,所述辊芯上包覆有导电粘合层,导电粘合层上设有具有一定厚度、含有炭微粉的导电橡胶构成的橡胶弹性层,导电橡胶弹性层外表面覆盖有导电涂层。上述充电辊在制造中,工艺相对较为复杂,且严重污染环境。同时,充电辊导电涂层破损或不洁以及运作过程中电压的消耗会引起感光鼓充、放电不足,造成底灰或对打印质量产生影响。清洁刮刀一般是在金属片材料上粘接一块透明的聚氨脂片材组合而成,采用聚氨脂材料主要是其具有较高的耐磨性能,且不会伤及感光鼓,而这种清洁刮刀由于其聚氨酯材料为绝缘材料,不具有导电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激光成像装置,其可导电的清洁刮板既可以清洁感光鼓,又可对感光鼓芯表面充电,降低加工成本。
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激光成像装置,包括粉仓、送粉辊、显影辊、出粉刀、感光鼓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感光鼓芯前面位置,设有一可与感光鼓芯外表面触接之可导电清洁刮板。
所述可导电清洁刮板由底刀和刀片构成,其中所述底刀采用金属材料,刀片采用可导电聚氨酯材料制成。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可导电的清洁刮板,可将现有技术中充电辊和清洁刮刀合二为一,可省去充电辊制造上的麻烦,减少了污染,节约了材料,以全世界每年硒鼓使用的数量两亿五千万计算,可节省两亿五千万个充电辊的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按平均每支充电辊130克计算,每年可减少3250吨固体垃圾,节约资金三十七亿五千万元,而且这个数量每年按15%递增。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激光成像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清洁刮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粉仓; 2—送粉辊;
3—显影辊; 4—出粉刀;
5—充电辊; 6—转影辊;
7—感光鼓芯; 8—清洁刮刀;
8a—清洁刮板; 81—底刀;
82—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可容纳碳粉的容器——粉仓1、置于粉仓1内之送粉辊2和显影辊3,所述显影辊3外表面设有与之触接的出粉刀4,在所述显影辊3之前方,设有一与之相切的感光鼓芯7,该感光鼓芯7同时与转影辊6相切,在所述感光鼓芯7前面位置,设有一可导电清洁刮板8a,所述清洁刮板8a可与感光鼓芯7外表面触接,通过将清洁刮板8a与电源连接,在电源接通时,可使其作为导体对感光鼓芯7进行充电,清除一次成像后的残余电位,便能达到充当充电辊的效果;断电时,其可作为绝缘体将感光鼓芯7上之上一幅图案遗留下来的残余碳粉刮掉,实现清洁刮刀的功能。这样,可将现有技术中充电辊和清洁刮刀合二为一,可省去充电辊制造上的麻烦,从而减少了污染,节约了材料成本。
如图3所示,所述清洁刮板8a由底刀81和刀片82构成,其中所述底刀81可采用金属材料,刀片82采用可导电聚氨酯材料,既可以使用粘结剂粘接于底刀81上,又能作为导电材料使其具有导电作用。所述刀片82之聚氨酯材料为不饱和度的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及离子导电型给予剂混合制成聚氨酯导电性的组合物,将上述组合物用公知的方法制成1.0~5.0mm厚度的聚氨酯刮板材,其体积电阻率达到105~109欧姆.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小平;兰光明,未经周小平;兰光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32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轴流冷却风扇
- 下一篇:独立式太阳能路灯遥控参数设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