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远程通信、防窃电功能的输电线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93670.2 | 申请日: | 2008-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49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荣安;陈爱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浩宁达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31/08;G01R11/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睿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鸿荫 |
地址: | 518101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远程 通信 防窃电 功能 输电线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诸多物理形状,尤其是电性能的测试,特别是涉及用数字远程通信方式发送数据和防止不正常用电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自动化管理不断推广、发展的今天,对输电线路系统运行状态的在线实时监测和预警是电力系统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这关系电力系统供电质量的提高、运行故障率的降低和对故障的及时响应和排除。目前输电线路系统的监测是通过在变电站内对输电导线实现电参数的测量,这种监测方法不能对输电线路进行在线实时监测,不利于供电质量的提高、运行故障率的降低和故障的及时响应和排除。
同时,目前电力管理部门普遍面临“防窃电”的难题,某些电力用户受到利益驱动,采用各种窃电手段以非法获取经济利益。各电力管理部门已采取各种防窃电方法,现有的防窃电方法一般多在计量箱和计量表计上进行各种技术处理,但由于窃电手段的多样性、多变性以及隐蔽性,许多窃电行为采用现有的监测方法不能完全发现、避免。通过对输电线路的测量来实现防窃电检测,可大大降低用户窃电的可能性,有效防止窃电现象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既能对输电线路运行进行在线实时监测,又能实现防窃电检测的输电线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可以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设计、使用一种具有远程通信、防窃电功能的输电线测量装置,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电压传感器模块、电流传感器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用于测量输电线表面的温度、倾角传感器模块、存储模块、远程通信模块、本地通信模块、微处理模块MCU以及供电模块。所述各传感器模块、存储模块、远程通信模块以及本地通信模块分别与微处理模块MCU电连接,各传感器模块、微处理模块MCU、存储模块、远程通信模块以及本地通信模块分别与供电模块电连接。输电线测量装置将测量得到的输电线路的电参数、电量参数和/或输电线路物理参数数据发送至远方主站,和/或采集所述用户侧计量模块的用户电量参数、需量参数和/或电参数数据,与输电线测量装置自身测量得到的输电线路的电参数和/或电量参数比较,判断用户用电是否异常,并将用电异常信息发送至远方主站。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1、能及时发现、记录输电线路的电压波动、电流过载、导线过热和导线张力过大等异常现象,能实现输电线系统运行状态的预警,有利于供电质量的提高和运行故障率的降低,防止因电压波动、电流过载、导线过热和导线张力过大等造成如线路老化、线路断裂、塔/杆倾倒等严重后果。
2、能对非法用电行为或用电现场异常状态进行报警,实现电能计量自动化管理,能对现有的防窃电技术作出有效补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输电线测量装置的电原理方框图;
图2是所述输电线测量装置的外壳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1是外壳闭合状态的轴测投影示意图,图2-2是外壳剖去一半后的轴测投影示意图;图2-3是外壳闭合状态的正投影示意图;图2-4是外壳打开状态的正投影示意图;
图3是所述输电线测量装置的一种应用示意图;
图4是所述输电线测量装置的另一种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之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具有远程通信、防窃电功能的输电线测量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外壳11,还包括:
设置在外壳内的电压传感器模块1,采用非接触的方式通过对输电线对地场强的测量,获得正比于输电线线路电压的取样信号,该信号通过A/D转换处理成数字信号送入微处理模块MCU 5,对具有内置A/D功能的微处理器,电压传感器的模拟信号直接输入至微处理器;
电流传感器模块2,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获得正比于输电线路电流的取样信号,该信号通过A/D转换处理成数字信号送入微处理模块MCU5,对具有内置A/D功能的微处理器,电流传感器的模拟信号直接输入至微处理器;
温度传感器模块3,用于测量输电线表面的温度,其测量得到的温度数字信号输入至微处理器MCU 5,该温度传感器可以是微处理器内置,也可以是外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浩宁达仪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浩宁达仪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36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牙齿矫治器
- 下一篇:多轴数控、双工作台激光加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