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热交换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3833.7 | 申请日: | 2008-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92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葛俊;王庆良;何伯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兴新地通信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6 | 分类号: | F24F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热交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热交换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以对每一个轴流风机进行测速和PWM线性调速的的新型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目前,户外机柜的散热方式主要是使用热交换器来实现,热交换器内外两个循环完全隔离,外环境的冷空气由外循环进风口进入热交换器内,再由外循环出风口排放到环境中,机柜内的热空气由热交换器内循环进风口进如热交换器内,再由内循环出风口回到机柜内,在此过程中,冷热气体在热交换器内进行热量交换,部分热量被外循环带到环境中去,从而使机柜内温度维持在一定范围内。而目前一般热交换器的风机都是由热交换器的主控制系统直接控制,对风机进行测速以及控制调速的方式相对较复杂。使用的电热管加热器无论有没风经过它时都会产生功率,会造成一种资源浪费也不够安全。
基于现有利用热交换器不足之处,本发明人设计了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热交换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对每一个轴流风机进行测速和PWM线性调速的新型热交换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大功率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器机芯、热交换器壳体和控制电路板,于热交换器壳体上设有内循环风道和外循环风道,内循环风道包括内循环进风口和内循环出风口,外循环风道包括外循环进风口和外循环出风口,所述的外循环风道在设有三个并列设置的轴流风机,三个轴流风机连设有用于实现对轴流风机进行测速和PWM线性调速的风机转接板。风机转接板的功能包括:a、实现对每一个轴流风机进行测速和PWM线性调速;b、方便外循环风机的维护;c、减少电源线的使用,使热交换器内的布线更合理美观,同时降低成本。
所述的内循环风道装有一用于实现对控制电路板散热的内循环轴流风机。内循环风机的功能包括:a、实现对控制系统的散热;b、可以针对机柜内较热区域的具体的位置来安装内循环轴流风机来补充内循环风量从而使整个机柜内部温度更均匀;c、在机柜内风扇插框有故障时,同样实现内循环风道的畅通,起辅助循环的作用,不会使机柜停止运行。
所述内循环风道的内循环出风口装有一个PTC加热器。PTC加热器安装在内循环出风口的作用包括:a、更安全、更经济、安装更方便;b、PTC加热器只有当风经过它时,才会产生功率,没有风经过时,不会产生功率,更安全;在结构上同时节省一个风机,结构更简便;借助内循环风道的循环气流,自动给设备加热;c、PTC加热器可根据机柜使用地区的气候条件,可以去掉,拆装方便。
所述的热交换器壳体设有使外循环进风口和内循环出风口相隔离的给风罩。根据机柜的进风口大小,可以改变给风罩的形状和大小,其目的都是使经过热交换器换热后的气流最大化顺利进入机柜,使外循环进风口和内循环出风口相隔离,使机柜内出来的气流必须经过热交换器换热后才能进入机柜。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大功率热交换器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热交换器的内外循环风道都使用轴流风机,因此风量均匀,风机转接板,实现对每一个轴流风机进行测速和PWM线性调速,方便外循环风机的维护,并且可减少电源线的使用,使热交换器内的布线更合理美观,同时降低成本,更安全、更经济、安装更方便,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节能、降低功耗和减少噪音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立体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柜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机芯 20、热交换器壳体 30、内循环风道
31、内循环进风口 32、内循环出风口 40、外循环风道
41、外循环进风口 42、外循环出风口 50、轴流风机
60、风机转接板 70、内循环风机 80、PTC加热器
90、给风罩 100、控制电路板 110、机柜
120、通讯设备 130、风扇插框 140、柜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兴新地通信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兴新地通信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38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