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推拉抱箍中棒式的手开伞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4343.9 | 申请日: | 200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68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丁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向东 |
主分类号: | A45B25/08 | 分类号: | A45B25/08;A45B25/14;A45B2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 伟 |
地址: | 518116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拉 抱箍中棒式 手开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类的手携物品,特别涉及遮雨或遮阳的推拉抱箍中棒式的手开伞。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伞,在伞张开时都是用弓片卡住下巢,而定位下巢的,这种结构的伞,首先需要在中棒内设置一个弹性的弓片,在中棒壁上还要开出一个透孔来供弓片的伸出和缩入,这个透孔和弓片往往成了隐患,由于透孔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中棒的强度,所以,经常发生在透孔处折损的现象发生,另外,由于弓片一般采用金属冲压制成的,在边角部位比较锋利,容易割伤使用者,特别是在旋转伞的时候,更是容易造成伤害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推拉抱箍中棒式的手开伞,采用由下巢直接抱箍中棒定位,采用全封闭控制套控制伞的开合,解决现有技术中弓片容易造成伤害事故以及在中棒上开大孔带来的强度降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设计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推拉抱箍中棒式的手开伞,包括下端有手柄的中棒,上巢固定于中棒的上端,下巢套装于中棒上,并沿中棒滑动,伞骨分别绞接在上巢及下巢上,伞布固定于伞骨上,所述下巢上设有定位下巢的定位装置;所述下巢包括连接伞骨的连接部以及由连接部一端延伸出来的弹性薄壁筒,定位装置为套装于薄壁筒上的控制套,所述控制套沿薄壁筒上下滑动,控制下巢上薄壁筒箍紧或松开中棒。
所述控制套内孔为锥状孔,所述控制套设有突出于控制套内孔表面的凸台,所述凸台为环形凸台或是在控制套内孔表面沿轴向逐渐凸起,所述中棒的外表面设有凸起的定位带,所述薄壁筒的筒壁上设有凸起的凸块,所述环形凸台的断面为梯形,该梯形凸台坡面相对于薄壁筒的自由端。
所述薄壁筒的筒壁上轴向设有长条形的滑槽,所述控制套的内孔表面设有凸起的限位柱,该限位柱的一端落于滑槽内,并沿滑槽滑动。所述薄壁筒的筒壁上轴向设有长条形的定位槽,所述控制套的内孔表面设有凸起的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凸块在定位槽内滑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一方面解决了伞中棒易折损的问题,延长了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由于取消了弓片,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而且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推拉抱箍中棒式的手开伞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环形凸台的下巢部位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采用轴向凸台的下巢部位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上述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由图1至图3中可看出,一种推拉抱箍中棒式的手开伞,包括下端有手柄11的中棒10,上巢20固定于中棒10的上端,下巢50套装于中棒10上,并沿中棒10滑动,伞骨30分别绞接在上巢20及下巢50上,伞布40固定于伞骨30上,所述下巢50上设有定位下巢50的定位装置60;所述下巢50包括连接伞骨30的连接部51以及由连接部51一端延伸出来的弹性薄壁筒52,定位装置60为套装于薄壁筒52上的控制套61,所述控制套61沿薄壁筒52上下滑动,控制下巢50上薄壁筒52箍紧或松开中棒10。本实用新型利用推拉控制套61上下滑动,使薄壁筒52的内径收缩或扩张,从而箍紧或松开中棒10,达到固定下巢50的目的,使用非常方便,同时,还不需要在中棒上开弓片孔,也不需要设置弓片,不但提高了中棒的强度,而且,也降低了成本。
由于控制套61内孔是控制薄壁筒52内径的收缩或扩张的关键所在,所以,控制套61内孔的内孔设计是至为关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以下几种形式:
其一:所述控制套61内孔为锥状孔,控制套61沿薄壁筒52上下滑动,由锥状的控制套内孔控制薄壁筒52内径的收缩或扩张,达到箍紧或松开中棒10的作用。
其二:所述控制套61设有突出于控制套61内孔表面的凸台63,这个凸台63可分为以下两种方式:所述凸台63为环形凸台(见图3),上推控制套61,薄壁筒52接触到环形凸台63时,内径收缩,箍紧中棒10。下拉控制套61,薄壁筒52脱离环形凸台63时,内径扩张,松开中棒10。或者所述凸台63在控制套61内孔表面沿轴向逐渐凸起(见图2),上推控制套61,薄壁筒52接触到轴向凸台63时,内径逐渐收缩,直至箍紧中棒10。下拉控制套61,薄壁筒52沿轴向凸台63逐渐下移,内径逐渐扩张,直至完全松开中棒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向东,未经丁向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43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