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捷式勾钩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4773.0 | 申请日: | 2008-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09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张耀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耀仁 |
主分类号: | A45C13/10 | 分类号: | A45C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捷 式勾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扣具,尤其涉及一种方便挂取便捷式的勾钩。
背景技术
勾钩是常见的一种扣具,是箱包产品必不可少的配件,一般的勾钩是由塑胶扣与复位弹簧配合而成,其中活动勾件只能从外侧用力向内压,能够将卡入勾钩的D环自动锁紧,但麻烦的是,需要取出D环时比较费劲,需将勾钩的活动勾件向内紧压,再将D环从活动勾件与勾卡的窄缝中取出,非常不方便,而且费劲,若是活动勾件既能从外向内压,又能从内向外拉开,使用起来将更加方便快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快捷挂取的便捷式勾钩。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构造一种便捷式勾钩,包括勾钩基体,设置在勾钩基体中部的活动勾件,所述勾钩基体前端设有勾头,其中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前端开设有转销孔、扭簧孔,所述活动勾件包括活动勾体、活动勾卡、扭簧,所述活动勾体前端设有一转销孔,其底端中部的设有一基台,该基台后端设有一三角台,其顶端两侧设有基架,该基架下端均设有扭簧卡位,其上端中部均设有通孔,该通孔内插有一转轴,所述活动勾卡后端下部设有一卡体,该后端底部设有一通孔,其后端中部还开设有一复位卷簧缺口,该缺口内卡设有一复位卷簧,所述活动勾体后端的通孔及复位卷簧均套设在基架的转轴内,所述扭簧的前端穿设在扭簧转轴上,扭簧中部与所述基架下端的扭簧卡位紧密压接,扭簧后端与活动勾体压接。
所述活动勾件能卡入勾钩基体中部的通槽内,所述活动勾件前端的转销孔与勾钩基体前端的转销孔相对应,所述转销孔内插有连接转销,所述勾钩基体前端的扭簧孔内插有扭簧转轴,所述活动勾件后端顶部略高于勾钩基体后端顶部。
在使用时,可以直接将D环压入勾钩基体前端的勾头内,活动勾件的活动勾体在复位卷簧弹力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与勾头卡紧,当需要将D环从勾头内取出时,稍稍用力按动活动勾件后端的顶部,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活动勾件以转销轴为轴心向下旋转,活动勾体同时向下旋转,会与勾钩基体前端的勾头产生一窄缝,D环轻易从该窄缝内脱离出来,将手放开,活动勾件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自动复位,此时,活动勾体仍然与勾钩基体前端的勾头卡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在传统的活动勾体的基础上增加了能适当活动旋转的活动勾件,使得较难挂取的D环的操作方式变得容易操作,而且操作便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动勾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的具体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阅图1至图3所示的便捷式勾钩,包括勾钩基体1,设置在勾钩基体中部的活动勾件2,勾钩基体2前端设有勾头102,其中部开设有通槽104,通槽104前端开设有转销孔106、扭簧孔108,活动勾件2包括活动勾体22、活动勾卡24、扭簧26,活动勾体22前端设有一转销孔221,其底端中部的设有一基台222,该基台后端设有一三角台223,其顶端两侧设有基架224、225,该基架下端分别设有扭簧卡位226、227,其上端中部分别设有通孔228、229,该通孔228、229内插有一转轴230,活动勾卡24后端下部设有一卡体242,该后端中部设有一通孔244,其后端底部还开设有一复位卷簧缺口246,该缺口内卡设有一复位卷簧248,活动勾体24后端的通孔244及复位卷簧248均套设在基架的转轴230内,扭簧26的前端穿设在扭簧转轴262上,扭簧26中部与基架下端的扭簧卡位226、227紧密压接,扭簧26后端与活动勾体22压接。
活动勾件22置于勾钩基体1中部的通槽104内,活动勾件22前端的转销孔221与勾钩基体1前端的转销孔106相对应,转销孔221、106内插有连接转销231,勾钩基体1前端的扭簧孔108内插有扭簧转轴226,活动勾件22后端顶部略高于勾钩基体1后端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耀仁,未经张耀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47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水换热装置
- 下一篇:自行车中空管的内置式补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