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门禁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4783.4 | 申请日: | 2008-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56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程朋胜;郑平凡;汪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易 钊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门禁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禁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门禁控制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安防行业里,门禁设备可采用两种方式来与计算机进行数据通信,一种是485通讯方式,另一种是TCP/IP通讯方式。在同一类型(如门禁系统)的设备中,同一型号的设备一般只配置成使用其中一种通讯方式与计算机进行数据交互,而不同型号的设备则使用不同的通信方式与计算机进行通信,这样一来便可依据设备的型号来辨识设备所采用的通信方式。
在门禁系统部署阶段,系统内部一般设计成选用同一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然而,出于种种原因(如成本、设备性能等),同一系统内也可能采用支持不同通信方式的设备。这样一来,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记录每一设备的型号,以标识其通信方式。这不仅会增加设计工作量,同时还会给日后的系统管理造成混乱。
因此,需要一种技术方案,能够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同一型号设备只支持一种通信方式而导致的当系统内同时采用两种通信方式时会增加系统设计工作量以及导致系统管理混乱的缺陷,提供一种门禁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门禁控制器,包括主控芯片,还包括与主控芯片相连的以太网接口模块和RS-485接口模块;所述主控芯片通过以太网接口模块和RS-485接口模块二者至少之一与管理设备通信。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禁控制器中,所述太网接口模块通过总线与所述主控芯片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禁控制器中,所述太网接口模块包括以太网接口芯片、网络变压器和网络状态指示灯。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禁控制器中,还包括第一光电隔离模块,所述主控芯片通过第一光电隔离模块与所述RS-485接口模块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禁控制器中,还包括与主控芯片相连的控制代码存储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禁控制器中,还包括与主控芯片相连的匹配数据存储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禁控制器中,还包括与主控芯片相连的门锁控制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禁控制器中,还包括与所述门锁控制模块相连的门锁报警输出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禁控制器中,还包括第二光电隔离模块和维根信号输入模块,所述门锁控制模块通过第二光电隔离模块与维根信号输入模块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禁控制器中,还包括与主控芯片相连的看门狗电路。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同时配置以太网接口模块和RS-485接口模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禁控制器既可通过以太网与管理设备通信,又可通过RS-485接口模块与管理设备通信,扩大了适用范围,降低了系统设计和日后维护的复杂程度;同时,通过采用光电隔离模块将主控芯片等内部关键器件与外部电路隔离,可有效防止外部电信号对内部关键器件的干扰和破坏,延长了系统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门禁控制器所处网络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门禁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以太网接口模块的电路图;
图4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各存储器的电路图;
图5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RS-485接口模块的电路图;
图6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主控芯片的电路图;
图7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光电隔离模块的电路图;
图8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门禁控制器的文件在线下载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门禁控制器,其同时配置有以太网接口模块和RS-485接口模块,因此既可通过以太网与管理设备通信,又可通过RS-485接口模块与管理设备通信,扩大了适用范围。下面就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47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