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4810.8 | 申请日: | 200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43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赵振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振荣 |
主分类号: | F16B7/00 | 分类号: | F16B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0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特别是指一种能将两个部件连接为一体,且操作方便,连接强度高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各样的能方便人们日常生活的用具大量出现,而就人们的生活习惯而言,将两个杆体连接为一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使用到的连接方式,使用这样的连接方式便于人们拆装用具,但是传统的人们将两个杆体连接为一体的方式都是采用利用绳子捆绑的方式来进行。又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使用者创作出了一些利用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的用具,但是这些用具往往不便于实施,且连接强度较低,而此是为传统技术的主要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人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缺点,经过苦心研究,多年实践终于有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器得以诞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其主要是采用独特的设计思路设计出一种结构独特的连接器,以方便使用者使用,同时提高连接强度,而此是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之一。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接器,其包括,一第一连接件,具有,一上部,一下部,其中,该上部具有一内表面,一外表面,一底面,其中,自该内表面向内环绕定出一第一连接腔,该下部具有一嵌抵部;一第二连接件,具有一上部,一下部,其中,该上部具有一内表面,一外表面,一顶面,一底面,其中自该内表面向内环绕定出一第二连接腔,该下部具有一衔接部,一嵌插部;其中,该第一连接件的嵌抵部是与该第二连接件的衔接部相衔接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因为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包括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其中,该第一连接件与该第二连接件之间采用简洁的连接方式,使整体连接器具有简单快速可靠连接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一种连接器,其包括一第一连接件10,一第二连接件20,其中,该第一连接件10,包括,一上部11,一下部12,其中,该上部11具有一内表面111,一外表面112,一底面115,其中,自该内表面111向内环绕定出一第一连接腔113用于插设杆体,再,自该内表面111向内环设有若干凸肋114,且该若干凸肋间,间隔有一定的距离,当所述的杆体插设在该第一连接腔113内后,该若干凸肋贴靠在所述的杆体上,起到摩擦的作用,使该杆体紧紧插设在所述的第一连接腔113内,不易脱落,再,该外表面112环设有若干凹槽1111,使当需要在该连接腔114插设或拔离述的杆体时,该外表面111的若干凹槽1111起到摩擦的作用,使更容易从该第一连接腔插设或拔离所述的杆体。
该下部12,具有一嵌抵部121,若干凸销122,其中该嵌抵部121与该若干凸销122是由该上部10的底面115延伸而成的,该嵌抵部121具有一卡抵端1221。
该第二连接件20,具有一上部,一下部,其中,该上部具有一内表面,一外表面,一顶面213,一底面,其中自该内表面向内环绕定出一第二连接腔215与该第一连接件11的嵌抵部121连接,自该内表面向内环设设有若干凸肋216且该若干凸肋间间隔有一定的距离,再,由该内表面221的若干凸肋216分出若干插腔217,当该第一连接件10与该第二连接件20连接时,该第一连接件10的若干凸销122对合该若干插腔217的位置处,并插设在该若干插腔217内;再,该外表面若干凹槽,当在该第一连接件10与该第二连接件20连接或拔离时,该外表面的若干凹槽起到摩擦的作用,使更容易使该第一连接件10插设或拔离改第二连接件20。
该下部,具有一衔接部23,一嵌插部,其中该嵌插部是由该上部的底面向下凹设而成并与该上部连接成为一整体用于插设杆体。该衔接部23是由该下部的底面延伸而成,其是由若干弹性臂231组成,当该第一连接件10的卡抵端1221卡合至该衔接部23时,由该若干弹性臂231卡合该卡抵端1221,使该卡抵端1221被该若干弹性臂231卡住,进而使该第一连接件10与该第二连接件连接不易脱落,进一步,当该第一连接件10与该第二连接件20连接后该第一连接件10外表面的每一个凹槽1111与该第二连接件20的每一个凹槽对合,使该第一连接件10与该第二连接件20成为整体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振荣,未经赵振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48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