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表线圈部件的新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95020.1 | 申请日: | 200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02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益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精瑞机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4C3/00 | 分类号: | G04C3/00;G04C3/14;G04C3/16;G04C1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新林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表 线圈 部件 新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表,尤其是一种用于指针式石英电子手表中线圈部件的新型结构。
背景技术:
步进电机是指针式石英电子表的电——机换能元件,它是指针式石英表的关键元件之一,其结构由转子部件、线圈部件及定子片组成。
如图1~图2所示,现有指针式石英电子手表中线圈部件主要由挡片101、线圈铁芯102、绝缘胶纸103和线圈104组成。其中线圈铁芯102用昂贵的坡莫合金软磁材料冲压而成,经热处理后,它具有高导磁率和低矫顽力,即在线圈104通电时能产生强大的磁感应。线圈铁芯102两端分别设置有挡片肩105和装配识别耳朵106,以便于装配,在绕制线圈104前必须先包扎上绝缘胶纸103,使其与线圈104绝缘,在插挡片101时,挡片肩可防止挡片101倾斜,利于绕线;而线圈104两边的挡片101可防止线圈104的两边塌边、松脱。线圈104采用直径约0.02~0.025毫米的高强度漆包线绕制而成。由于线圈部件结构、功能的特殊性,通常包扎绝缘胶纸103、插挡片101、绕线上料等多工序由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低,因此现有线圈部件具有成本高、易报废,难回收线圈铁芯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表线圈部件的新型结构,以解决现有线圈部件成本高、易报废,难回收线圈铁芯等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表线圈部件的新型结构,包括线圈铁芯和缠绕在线圈铁芯上的线圈,所述线圈与线圈铁芯之间设置有将二者隔离的绝缘线圈架。
所述线圈架中间为U型细薄壁,两侧为带有导向的U型挡片,所述U型挡片的导向根部设有用于卡住线圈铁芯的两个凸包。
所述U型细薄壁之间为一U形槽,线圈铁芯卡嵌在该U形槽中。
所述U形槽深度稍大于线圈铁芯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线圈铁芯嵌置在线圈架中,实现加工线圈部件时,能自动装线圈架、上料、下料,达到全自动生产,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同时节约了人力,使生产成本降低到最低,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2、本结构在回收线圈铁芯时,可用工装沿线圈架上的U型缺口方向把线圈割开,直接取出线圈架后,即可实现线圈铁芯的回收,从而避免了浪费,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指针式石英电子手表中线圈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线圈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B方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线圈架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C方向剖视图。
图中标识说明:挡片101、线圈铁芯102、绝缘胶纸103、线圈104、挡片肩105、装配识别耳朵106、线圈铁芯201、线圈架202、U型挡片203、凸包204、U型细薄壁205、U形槽20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增加了一个带U形槽的绝缘线圈架代替绝缘胶纸和挡片,将线圈铁芯嵌置在绝缘线圈架的U形槽中,然后在线圈架上缠绕线圈,从而将线圈铁芯与线圈隔离。
为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指针式石英电子手表中线圈部件的新型结构,其主要包括有线圈铁芯201、线圈架202和线圈206,其中线圈铁芯201两端设置有耳朵,中间为细杆,线圈206为线径很细的金属线丝,线圈铁芯201固定在一个绝缘线圈架202中,通过该绝缘线圈架202将线圈铁芯201和线圈206隔离。
如图5~图6所示,所述线圈架202为绝缘材料塑料,通过超精密模具注塑成型,其中间为U型细薄壁205,且该U型细薄壁205之间形成有一个U形槽206,而线圈铁芯201中间细杆部分则卡嵌在该U形槽206中,且该U形槽206的深度比细杆的厚度要大,以达到将细杆完全覆盖的目的,另外线圈架202的两端为带有导向的U型挡片203,在U型挡片203的导向根部设置有两个凸包204,当线圈铁芯201卡嵌在U形槽206后,可通过该凸包204卡住线圈铁芯2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精瑞机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精瑞机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50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身份识别系统
- 下一篇:材料内部应力超声波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