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窗开关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5031.X | 申请日: | 200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23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周兴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兴丹 |
主分类号: | E05C1/08 | 分类号: | E05C1/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港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冯达猷 |
地址: | 661107云南省红河哈***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开关装置,更详细地说,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自动复位的窗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窗开关装置,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603836”名称为“拉手插销”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经改进的门窗上用的拉手插销,它由销体和插销组成,其特点是插销的插销把为一个与插销上下连接固为一体的拉手。本实用新型是把原很短的插销把改进成与插销成一体的拉手,在关门窗时,拉住拉手,往下压插销便插进固定在门窗上的销体的销孔中,扣住门窗扇。然而,该种结构的结构不牢,销轴不能自动回位、容易脱落,且操作时需用手拉住拉手,使用极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牢固,使用方便的窗开关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窗开关装置,包括插销及与插销配合的销体,所述插销包括底座及与底座活动连接的活动件,所述底座与活动件之间通过销轴连接;所述底座设置限位槽,活动件位于限位槽内,限位槽的二端设有用于限制活动件移动距离的限位块;所述销轴上套设有使活动件自动复位的弹性件;所述活动件上设置有与销体相配合的卡持部;由于设置有弹性件,活动件可自动复位,使用方便。
作为改进:所述活动件包括主体部,及由主体部一端向上延伸的、用于抵持限位块的抵持部,及由主体部另一端延伸的凸起,及使活动件移动的推动块;所述卡持部设置在抵持部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块上设有与凸起相配合的通槽。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推动块上连接有拉索。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抵持部上设有引导块,所述限位块上设有与引导块相配合的引导槽。
作为改进:所述活动件上设置有用于加强活动件的加强件。
作为改进: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二个或二个以的安装孔。
作为改进:所述底座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与活动件连接的滑块。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固定柱,所述活动件上设置有与固定柱相配合的固定孔。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横柱。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窗开关装置,由于设置有活动件,活动件通过弹性件可自动复位,使用方便,不易脱落;且其制造简单,可成批生产,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窗开关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窗开关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窗开关装置中插销与销体扣持在一起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窗开关装置中活动件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窗开关装置另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窗开关装置,包括插销1及与插销1配合的销体2,所述插销1包括底座10及与底座10活动连接的活动件11,所述底座10与活动件11之间通过销轴3连接;所述底座10设置限位槽100,活动件11位于限位槽100内,限位槽100的二端设有用于限制活动件11移动距离的限位块101;所述销轴3上套设有使活动件11自动复位的弹性件4,在本实施例中为弹簧;所述活动件11上设置有与销体2相配合的卡持部110;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二个或二个以的安装孔102,可将该插销1安装到门窗上。由于设置有弹性件,活动件可自动复位,使用方便。
所述活动件11包括主体部111,及由主体部111一端向上延伸的、用于抵持限位块101的抵持部112,及由主体部111另一端延伸的凸起113,及使活动件11移动的推动块114,及可引导活动件移动的引导块116;所述卡持部110设置在抵持部112上。所述限位块101上设有与凸起113相配合的通槽103,可用来限制活动件11的移动距离;所述活动件11上设置有用于加强活动件11的加强件115;所述限位块101上设有与引导块116相配合的引导槽117。配合时,用手按住推动块114,可推动活动件11移动,引导块116在引导槽117内移动,可使活动件11稳定的移动,不会出现偏差和能减少磨擦阻力,以与所述的销体2相配合。当然,也可在推动块上连接拉索(未图示),当门窗位于高处时,可通过拉动拉索来带动活动件移动,操作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兴丹,未经周兴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50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