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触型制冷制热汽车坐垫或座椅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5387.3 | 申请日: | 2008-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14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邓尚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尚刚 |
主分类号: | B60N2/56 | 分类号: | B60N2/5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雄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雄杰 |
地址: | 518111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制冷 制热 汽车坐垫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坐垫或座椅,特别是一种接触型制冷制热汽车坐垫或座椅。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制冷制热坐垫或座椅采用的是送风模式,送风口位于座椅和靠背两侧。由于座椅的局限和人体的坐姿关系,易产生堵塞送风口,而失去作用;另外,现有的技术根本不能改善人体坐在座椅中同时需要制冷的部位:即臀部和腰部。
发明内容:
本技术是针对人体坐在座椅上(特别是用发泡棉等填充的软性座椅,其面料为布或皮制成,不透风、不透气,且保温),而完善现有空调无法达到臀部和腰部所需制冷的接触型制冷制热汽车坐垫或家居、休闲、办公等座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接触型制冷制热汽车坐垫或座椅,含有制冷制热装置,制冷制热装置安装在坐垫或座椅上或者内部;制冷制热装置与传导优良的材料的面料相贴合,面料设在坐垫或座椅表面,与人体直接接触,成为制冷制热载体。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接触型制冷制热汽车坐垫或座椅的面料为铝合金板或软质材料。面料还可以为袋状型,其内加充液体传导介质。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面料设有一个支撑盒,吸热器安装在支撑盒内。接触型制冷制热汽车坐垫或座椅的制冷制热装置由硅胶座、吸热器、半导体制冷片、防潮海绵、支撑盒、铝合金板、导热液管、压缩器与散热器组成。吸热器安装于硅胶座上、半导体制冷片贴装于吸热器上面、防潮海绵,套于半导体制冷片四周侧面、铝合金板组装于支撑盒上并与上述四组件组装于一起;半导体制冷片还与外接电源连接;吸热器一端通过导热液管连接散热器,另一端也通过导热液管连接压缩器;散热器与压缩器同样通过导热液管连接于一起。
本实用新型制冷制热装置中的压缩器由定位腔、止流阀、半齿齿轮、齿条箱、压缩腔、轴和固定片构成。止流阀分别装于齿条箱和一定位腔内;两定位腔中间装有一个齿条箱和两个压缩腔;轴穿过齿条箱的轴孔用两定位腔固定;另一轴和半齿齿轮分别组装于齿条箱的另两侧;注:半齿齿轮一半有齿,一半无齿;无齿端不接触齿条箱的齿条,为无为端。驱动用的马达通过半齿齿轮与制冷制热装置连接。
接触型制冷制热汽车坐垫或座椅的压缩器上的压缩腔为软质材料,其装于齿条箱两侧,为折叠形状,为一闭一张状态可伸缩。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完善现有空调无法达到人体坐姿时臀部和腰部所需的制冷。
(2):制冷速度快,无需调节空气,采用传导优良的材料为坐垫或座椅的面料,直接与人体接触。
(3):采用硅胶作为半导体制冷组合件座,支撑合平衡制冷片上下组合件的吻合,降低因挤压造成制冷片破碎问题。
(4):安装简便,汽车用时无需改变车内任何结构。
(5)压缩器优点:1:马达轴分离于压缩腔外,腔内无驱动体,彻底解决压缩腔密封问题;2:两个压缩腔一闭一张无需排空;3:结构简单,无振动;4:试用于任何压缩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制冷制热装置示意图。
图2为压缩器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制冷制热装置中吸热器2安装在硅胶座1上、半导体制冷片3涂上导热脂辅料后,平贴于吸热器2上方,防潮海棉4,套在半导体制冷片3四周侧面;用支撑盒5盖住硅胶座1、吸热器2、半导体制冷片3、防潮海棉4等以上组合件;铝合金板6扣装在支撑盒上,铝合金板6下部并紧贴半导体制冷片3上面;吸热器2一端用导热液管7连接散热器8,另一端用导热液管7连接压缩器9;最后用导热液管7将散热器8和压缩器9连接。半导体制冷片3还与外部电源连接。
如图2所示:压缩器9具有两个定位腔10、压缩腔16。止流阀11分别装于齿条箱14和一定位腔10内;把一定位腔10与一压缩腔16的一端用一固定片12固定,压缩腔16的另一端与齿条箱14也用一固定片12固定;齿条箱14的另一端与另外一个压缩腔16用一固定片12固定,压缩腔16的另一端与另一定位腔10用固定片12固定;将轴穿过齿条箱14的轴孔用两定位腔10固定;把另一轴和半齿齿轮13分别组装于齿条箱14的另两则中的平衡槽和平行齿条内。外部马达通过带动半齿齿轮13驱动压缩器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尚刚,未经邓尚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953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条盒透明纸包装整形器
- 下一篇:混合动力公交车主减速器